本书叙述了李连杰经历过世间繁华以及生死考验之后,返璞归真,探寻生命真相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探究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管理内在与外在平衡的经历。文中最动人灵魄的,不是他个别故事中的跌宕情节,而是他一以贯之、穷尽洪荒之力的求道勇气。
我对李连杰之前的认识都是基于电影了解,看到颢兄推荐来的视频和书籍,我才首次了解到李连杰与佛法的结缘,读了他写的《超越生死·李连杰寻找李连杰》这本书之后,对佛法也多了一些基本的了解。由于道行尚浅,就不多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1895/3fd0c5e9598a11f9.jpg)
以下内容基本上是摘自书中的内容,个人觉得非常有启发,或描写非常精妙之处。为了方便回顾查阅,我根据个人理解给这些内容起了一些小标题,并将大量摘抄的句子与段落归类了起来。
【1.痛苦与无常】
历史如镜,可以鉴往知来。几千年下来,人类精神世界的基本欲求几乎相同,都是为了健康快乐的生存。不论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生活、衰老、病痛、死亡的恐惧也没有稍减。然而,声名、利益、权力、感情,随着健康衰落而飘忽不定,如同海市蜃楼、镜花水月。
事物的正面是正常,反面亦是正常。无常就是如此,是中性且自然的存在。
若论人生的痛苦,诸如失败的挫折、弱势的仿徨、亏损的焦虑、背叛的愤怒,普通人与富豪们相比,只有数字规模的不同,而没有程度上的差别。所有痛苦的感受,都是自己放大的,一旦只看痛苦,就无法察觉周遭的美好,其实没有什么不能改变,就看你的心往哪里看。众生的痛苦,往往是因为没有认清“需要”和“想要”,需要的很少,想到的很多,这就成了贪念,也衍生出种种烦恼痛苦。
【2.执着与分别】
执着与分别,是学习佛法路途上的难关。
“永恒”在我们已知的世界里并不存在,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了解“相对的真相”非常重要,否则我们会被固有的、单一的、独立的、永恒的思维限制住。在相对的世界中,有合就有分,就像枫叶的春绿秋黄,是自然的规律。物质终究会坏灭,连佛陀也无法保持肉体的永生,这些正说明因缘艰散的道理。上师的圆寂,也是在向弟子宣说佛法。上师一生的付出,就是要唤醒众生,了悟生命的实相,帮助众生从单一、恒常的价值观中解脱,从执着的痛苦中解脱。
佛法告诉我们,凡是超过一个元素所组合起来的人事物,必定会分离,没有什么是恒亘不变的。肉身衰推事过程,是必然,也是无常的例证。
你所拥有的一切物质财富,除了生活需要,其余知识代为保管,直到死亡那一天。不管你愿意与否,财产最终会被亲人瓜分、捐赠或纳税,穷尽一生的累积,也就这个去向。
【3.修行人的境界与“我执”】
李连杰分享的两个小故事,让很让我触动,展现了修行人的豁达与去“我执”的难度。
1.过去数年间,我宣传壹基金不遗余力,有些人批评我是为了个人知名度而作。面对这些批评与质疑,我首先想到的是:他们怀着坏情绪肯定很不好受。我不在乎被骂,但是骂我的那些人,可能因为我满不在乎而更加不满,这样堆栈出来的负面情绪,实在让那个我为他们担心。
2.医生对我说:内分泌混乱就是压力与紧张造成的。
我辩解道:我学佛法,了解无常与缘起性空的道理,生也行,死也行,我看开世事,不至于因此生病。
医生回复:这是你的想法,但是你的身体很诚实地证明了你的压力很大。
纵然我在诊间对着医生大谈佛法,但是理论跟实际还是不在一条线;事实上,即便是脱离了自私的「小我」,追求公益的「大我」,终究也还是有「我」,而所有的烦恼痛苦就是从「我」去累积出来的。在这个阶段,我深刻地体会到,我对佛法的理解依然还在理论的层次;我以为我做到了,事实上没有。
【4.修行】
1.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新。
2.李连杰谈武术巧妙的精神层次,会历经“人剑合一”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再到“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三个层次,在修行佛法时亦是如此,索甲仁波切谈道,没有禅修的禅修,就是最好的禅修。
3.大礼拜除了考验体能与毅力,同时也是内心的修行。以全身伏地礼拜,象征放下傲慢,观想我与一切众生——包括喜欢与不喜欢的众生一同拜佛,训练自己将心打开。
4.承认自己是个有缺点、不完美的人,然后在觉知的光明下,益发平静柔软。
5.在修行的路上,就是持续踏实地修炼、修炼、再修炼,才能到达没有禅修的禅修,以及常保觉知的境界。身体可以经由训练而健美,心也可以透过训练而快乐。心的改变,正彰显着价值观与认知的改变,这是影响苦乐、感受判断的根本所在。
6.利用难得的人身追求佛法与实践佛法,绝对是此生最有价值的行动。
【5.心与心性】
对我而言,将「心」与「心性」两个词汇清楚定义,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心」是有二元相对概念的,也是造作的,「心」是我们去感知以及判断这个世界的主体。而「心性」则是超越概念的,是无造作的,是不生不灭的,是亘古以来,乃至尽未来际,都不曾变动的。
佛法要我们「放下」,就是要放下「心」;佛法讲的「当下」,就是心的本性,没有任何造作的概念,此即「心性」,也就是「觉知」。说来短短的几句话,但这是我学习佛法以来相当深的感悟。
【6.其他】
1.我们都有过放松经历的经验,也体会过心智清明的舒坦,平衡自心,带来更多的坦然与自在。
2.因为不了解,也像是置身一场梦,要在梦中指认出这仅是梦,何其困难。
3.佛法认为,死亡之后,因为业力因果的牵引而再次投生,在新一次的生命中,又缔结新的业力因果,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无常,生死反复,周旋在不同的生命型态中,这就是轮回。生生世世都在这个结构中浮沉,想不起任一造的生命记忆,此生的命运却随着自身的善恶业推进。
4.【渡河的船】我要到对岸去,需要船的载送,但船的本身不是我的目的,它仅是达到目标前的善巧工具。
5.你听说过有人可以杀死自己的影子吗?
6.佛法基本的四共加行,讲了佛法的四个基本概念:人身难得、生死无常、业力因果、轮回过患。
7.真的很痛,但是不苦。痛是肉体的事情,苦是精神的情绪。
8.过去已经过去,未来尚未发生,正如佛陀在《金刚经》中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书的结尾,李连杰提到,“我用我的方法来分享学佛经验。凡有错处,自然是我的责任;凡有任何启发,都是来自上师的加持。”这种担当和感恩,实在令人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