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营第三期第九次课,江南铁鹰老师为我们分析了人物刻画中最重要的环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我们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是活的,有生命的物体,就必须在描述中,让他是处于一种动态中。怎样才可以是小说人物是动态的?不外乎两条:一让他说话,二让他活动起来。这就是小说人物刻画的两个主要环节:语言与动作。
一、小说人物的语言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一般以对话形式来体现。
(一)对话在小说中的作用
小说以对话为主体,使情节更加紧凑;大量的语言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对话,人物的性格形成鲜明 对比;通过对话可以引起读者共情。
具体来说,小说采用对话形式的作用如下。
1、推进情节发展。情节的推进需要用对话的形式进行展开,对话 能够告诉读者,角色在干嘛,下一步准备干什么。
2、塑造人物性格。对话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丰 满人物的形象。官员说话带有独特的方式,小人物有大量口语,教授 的对话更有逻辑,这些不仅能够让人物更饱满,还能让读者更有沉浸 感。
3、引起读者共情。优秀的对话总是能够调动读者的内心情感,让 读者能够轻易跟随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行代入感的体验,与角色或作者 产生共鸣。这是小说的独特魅力。
生活中,每一个人的语言都是唯一的,独特的,不重复的。当然,演员可以去模仿其他人的语言,但是,那终究是一种模仿,即便可以做到惟妙惟肖,也还是模仿。正是因为人类语言有这种独特性,所以也就要求我们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赋予他们个性鲜明的语言。当读者不需要去看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段话,是作品中谁说出来的时候,你的创作就算成功了。因为你塑造的这个人物,也就具有了语言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二)如何让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具有独特和唯一性
第一,需要你对自己所需要表达的这个人物有一个基本定位,这包括了人物的性别、年龄,地域、文化,以及个性特点。不要小看了这些细节,你想叫自己的人物活起来,就必须给他适当的定位。理由还是前面已经说的,因为生活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以及不同个性的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有自己的特点。以上不同使得人物在表述一个相同问题时,采用的语言却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如何才能在描写时做到差异?就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明白了,恐怕需要自己去揣摩和领悟了。老师的个人体会就是学习观察。你既然喜欢写小说,就必须学会去观察生活,特别要留意的就是生活中的人物语言。去体会、了解、细心揣摩不同人物语言特色,然后把这些有鲜明特点的语言变成文字,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你所创作出来的小说人物一定会生动起来。
比如在生活中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轻人,在讲话时的语速一定会有差异,声调和音量都不会相同。一般说上岁数人的语速相对平缓,年轻人则往往语速快而比较高亢。再比如,一个年轻女孩子和一个老太婆的语言,女孩子语言尖脆细,语速快,声调高。老太婆的语言就会慢而粗一些,声调会低一些。
我们在变成文字的时候,一是可以利用汉语丰富的词汇,尽可能贴切地使用一些符合这些特点的文字;二是借助象声字来突出语言特点;第三,就是在描述时 假以必要的描述状语来表现。比如,他缓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个小姑娘用急速的声音告诉我。老太婆声音嘶哑、很艰难地说着什么。这样的描述语,可以给自己塑造的人物,起到语言定位的作用。
除去上述性别和年龄差异,不同地区人物,还可以借助一些方言,来显示。像上海人的“阿拉”“晓得伐”等等。另外还要注意区别城市语言和农村语言,大老粗与文化人,教师和学生,企业家和工人等等不同层次人物的语言特点。
第三,我们在小说创作中使用特定语言来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时,还要注意几点:一是,一致性。同一个人物的发音方式和语言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你在刻画是就要考虑到一致性,不能让自己的人物语言前后矛盾。二是发展性,如果是长篇小说,你的背景年代跨度长,你的人物年龄也会变化,就要考虑语言也需要随着发生变化。另外随着人物在情节发展中身份变化,比如从农村进入城市,姑娘变成了母亲,学生变成了老师,等等,凡是生活中会产生的变化,你所塑造出来的人物,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对于小说的人物语言,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明,就是你应该准确做到写出的是什么人,就说什么话。不能张冠李戴。你不能让一个老农民用文化人的语言来说话,也不能让一个小朋友,说出老人的语言。
二、语言、对话→独白小说、复调小说
这一部分内容,老师讲得比较深,用了许多中外名人的研究来讲述独白小说和复调小说的特点。这里,权作简单摘录。
(一)语言对话的发生
1.什么是对话呢?从一般语言的角度看,只要具备了建言与纳言这两者彼此交谈的外在形式就是对话,而自言自语则不是对话。而从诗学的角度看,是否是对话并不取决于有没有建言的直观形式,有的独白也可以是一种对话。
2、我们把语言的
3、对话的发生。
4、在关于“光为何物”之类问题的对话中,不管双方认同与否,甚至有人坚持独白而拒绝对话,情况也总会好些。因为“光”依然是光,它永远照耀着。
(二)独白与复调
1、如前所述,小说话语是一种描写、叙述的话语。这种话语又有“独白”与“复调”的区别。区别之处就在于话语自身是否具备对话功能。
“独白小说”为何不具备对话功能呢?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
接下来,本应谈到“复调小说”的对话功能。但是,就纯诗的语言作几点补充,会使“复调小说”意义更加昭然。纯诗的语言为何同样不具对话功能呢?诗性语言是人类对存在的真相、对原初之美的赞美,是对失去了的和被忘却的在的追寻,它并不承担转述和通知的任务,故也不具备对话功能。
其价值显现的一个前提就是:倾听。但由于语言遮蔽了存在,忘却了的人不但不赞美,反而沉入了忘却的深渊,甚至有人连倾听的能力也丧失了。针对这种状况产生的对话,就有了其充分的坐前提。
2、以“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复调小说是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其对话功能的呢?
当“复调”作为一种小说结构原则时,它与被俄国形式主义诗学视为艺术手法的“奇特化情节”不但不矛盾,甚至在进行对话的复调小说中,也经常运用“奇特化情节”作为引起“对话”展开的背景或中介。
传统小说往往以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进行叙述。作者在人物外部冷静地观察、描写、评判,其叙事结构借助于线性一的物理时间,给生活和事件完整的秩序。这种线性时间有一种理想化的结构和理想化的均匀节奏(对这种理想的状态人们却习以为常)。这种线性结构,通过将作为一连串的事件(即故事)转变成小说的情节面变成一种书写下来的语言结构,进入了大众日常意识,并且得到了认同。
所以,复调小说利用奇特化情节,就是要将叙事的均匀节奏打乱,将叙事的速度“耽搁”下来,“定格”在两点上(边沿、广场)。这种耽搁表明,如果目的不明或虚假,急于前行有何意义?“广场”是大众生活的地带。在那里有众多“失去了而不寻找、忘却了而不追忆”的人。他们在“广场”上演出种种闹剧(其实,这是“逛欢节”文化的一种变体)。而复调小说所描写的“广场”上的事件,往往造成一种“狂欢化”的效果。在这里,“奇特化情节”打破了人们惯于认同的日常生活结构,诸多笑的因素也消解了日常生活中权力的威严。在这里,人们可以任意地亲昵、对话,获得狂欢式的体验,唤起对生活的新的感受,对存在真相的追忆。因此,奇特情节和狂欢场面,又是复调小说展开对话的一个良好的文化背景,离开这种特定的环境,对话的展开往往受阻,而在这里,一切对话都便于展开(陀氏《一件糟心的事》中,将军在下属家的婚宴上的场面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奇特化情节在复调小说的“对话”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有许多被视为对话典型的章节,都发生在“广场”上,并且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一些奇特事件引出的。
3、复调小说的对话如何展开,并无定式。针对不同的情况,可有不同的情节和不同的对话方式。
三、小说人物刻画之动作
小说人物刻画的另一个重要手法是动作。
我们在生活中的人物是处于不断活动的状态中,小说时生活的记录,也是生活的升华。故而,小说人物必须是活的,除去有语言,就是要有动作,尤其是细节动作要突出,这个人物才会显得生动。当然这不仅是小说,几乎所有反应人物的艺术作品,如戏剧,包括现代的影视作品,都会非常注重人物的一些细节动作。所谓举手投足中,体现一种鲜明的艺术个性。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影视作品的例子。在电影《列宁在1918》中,列宁出场总会几个非常经典的动作:一只手叉着腰,另一只手不断挥舞着,在演讲结束时,挥舞的手变成掌心朝上指向前方。另外像斯大林出场,左手永远拿着一只烟斗等动作,就是属于定位给某些特定人物的典型动作。在视觉艺术中,人物的特定动作,是靠演员的表演。那么在文字艺术中,在我们的小说中,就需要我们用文字来表现人物的动作了。
然后,老师用我们张爱玲在《十八春》中一段文字和老师的小说《玲珑玉女》中一段描写为我们分析了人物刻画中动作的表现。
比如,为了突出这个叫顾曼桢的女子,正在独自很无聊的等待上菜,用了一连串很细致的动作描写:顺着、缓缓地、往下、抹着、一直抹到、夹住、轮流抹着。其中最重要的动作就是突出一个“抹”字,一连用了三个“抹”字。抹,很缓慢,也很悠闲的一个动作。为了突出这个年轻女性的无聊,使得人物鲜明生动起来。
比如,《玲珑玉女》中女主角谵台雪儿的出场亮相过程,有谵台雪儿的动作,也有受惊后马的动作,这些一连串动作的描写,就把桥头一场意外场合生动地刻画出来了。四个方向来人、来轿、来马、来车,造成了桥头空间极度压缩,给这场车祸制造出必然性和危险性。轿子堵住了女主角前方出路,南北对“冲”而来的马车和马,构成对女主角巨大威胁,这样才会有谵台雪儿的惊慌失措。然后身子西“斜”,“擦”到辕马眼角,辕马受惊嘶鸣东“拐”,“撞”上乌龙驹,乌龙驹前蹄“提起”,马身“直立”,前蹄急“踢”,辕马躲避朝西“逼”,马头直朝谵台雪儿“撞”去,雪儿被“撞飞”,“飞出”栏杆。
这段文字不长,其中几乎都是动作,一共不过217个字,却有30个左右的动词。用这些人和车、马的动作,来描述出一场惊心动魄的车祸。在这些动作中也有三个重点动作,各用了两次,“冲”“撞”和“飞”。因为冲,而且是急冲,才会引发后面的“撞”,撞人是事故的发生。最后是“飞”,“飞”是车祸造成的后果。
被撞是个弱女子,所以才会惊慌失措,才会擦了辕马的眼睛,造成事故发生。这里的环节是环环紧扣的,也都是靠动作完成的。这样小说才增加可读性,人物才会栩栩如生。
当然,不同人物,不同场合,不同时代,可能产生的动作都不一样。你要让你的人物鲜活,就要多观察生活,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词汇,否则你的动作一定是不可能写得好的。
总之,对话和动作,是我们在小说中刻画人物的重要环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