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里面没有东西,硬写,没话找话,是有很大问题的。
输出一堆杂乱的文字,首先就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写字如做菜,自己拿着垃圾堆里捡的烂菜叶、扔在锅里不咸不淡地胡乱炒一通,怎么会好意思端出来给顾客呢?顾客吃了岂不要大发雷霆?
其次,是坏了兴致。还是以吃饭来做比。一个人实在是没有味口,非得把饭硬塞进胃里,这样究竟好不好?或者一个人刚跑完步、实在也想缓缓再吃,一定要逼他现在就吃吗?只怕吃不下,反倒吐出来。甚至以后都不想吃这种东西了。硬着头皮去写,会不会把自己逼出逆反,以后都不想写了?
再次,便是坏了自己的手感。降低了标准、放松了要求。有一位书法大师,小时字写得很差,换了好多老师就是没有起色。有一天,来了一位名师,自称十天内就可以让他写出满意的字。小孩将信将疑。名师让他出十两银子买了几张书法专纸。小孩回去以后迟迟不敢动笔,非得把字琢磨透了才肯下笔。到了约定的期限,小孩终于提笔在专用纸上写字了,果然很满意。不肯轻易下笔,是一种尊重和珍惜。没有手感我们不会轻易在很贵重上的纸上写字。没有话题,我们也不应该在简书上胡乱发表文字。正是这种慎重、非精品不示人的态度,才能保证作品的质量。
但是,不发表,并不意味着不练习。
日更的主要意义在于坚持。今天头疼不写字、明天天气好要出去玩不写字,如果因为没有感觉就不写,那所有的理由都可以不写。
人总是要吃饭的,热爱文字的人总是要练笔的。人没有胃口,固然不能大鱼大肉,但是总进吃点稀饭、喝点清汤,不然人就会更虚弱。写作没有灵感,固然不能写出洋洋洒洒、气象宏大、构思精巧的作品,但写写今天的遭遇、昨天感想总是可以的,再不然看看新闻、想想自己是否也曾经历过类似的事。实在写不出1000字,那写三五百字总是可以的。何况简书的日更标准才仅仅100字。
日更,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一种人生追求、一种价值态度。并非说日更的人就如何如何了不起,放弃日更的人就如何如何不堪。
我喜欢文字,所以日更。我日更、所以我快乐。
如果实在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日更,不应该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能造成心理上的负担。人不应该只盯着连续日更多少天了,仿佛断更了,就是断了理想信念,这种态度实在是把自己逼得太紧了。人都有需要休息的时候、写作也是。
我会坚持,但我不会逼自己一天也不许断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