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收到孩子班主任的微信,邀请我帮推荐或写这个标题,我答应下来了,今早9:00到下午5:00,8个小时时间,出来了下面的内容。自己还算满意,说明了什么,自己思路不够清晰,辞藻不丰富,写东西对我来说太难了。之后还要好好练呀。为什么我那么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呢,可能是我希望自己做的好点,能够帮助到老师和其他人,也希望自己做的好,之后可以支持到娃,哎,好复杂,不过,我也收获了很多。越付出越收获。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
生活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生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感恩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多数家长都能意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重要性,但往往不容易落实到行动上。很多孩子长大后不会洗衣做饭,没有劳动意识,而家长似乎也与孩子达成了只要学习好就不用干家务活的共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觉得孩子年纪小,舍不得孩子干活。另一方也是嫌弃孩子干活慢,不如自己亲自动手。
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可以先从简单的家务劳动开始做起,比如整理自己的书桌、洗碗、擦桌子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让孩子产生自豪感和掌控感;和父母一起做家务会让孩子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也许孩子没法像大人那样高效,但只要家长保持耐心,通过悉心指导,孩子就能掌握正确的方法。那么家长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呢?
第一:正确认识。家长要从思想上和日常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完成生活方面的事情,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检查书包、洗衣服、叠被子、擦桌子等,相信没有天生优秀的孩子,都是要经历不会到会的过程,都是要经过反复训练,同时也允许孩子犯错。
第二:以温柔的态度鼓励孩子坚持下去。自己洗内衣并不难,难的是把洗内衣这件事情长期坚持下去,持之以恒才能形成习惯。重复简单的劳动,时间久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在孩子厌倦或想要放弃的时候,需要家长的鼓励,陪着孩子一起坚持下去。
第三:制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乐于参与家务劳动。如妈妈做饭时,可以邀请孩子帮忙摘菜,一边可以聊聊轻松愉快的话题。当孩子尝试做主厨时,妈妈可以主动申请当孩子的助手,而且要及时夸奖孩子愿意为家人付出,夸奖做出的菜肴美味等,让孩子觉得做饭是一件很开心,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第四:多鼓励、少批评指责。被激励、被看见的孩子就会有更多动力和信心。而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孩子就会产生挫败感、惧怕失败、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如孩子做完作业,主动收拾了书桌,即使有的地方没有收拾干净,也尽量首先鼓励强化他收拾干净的地方(做到的地方),不干净的地方,可以忽略,如果家长觉得有必要指出来的话,也建议用提建议的方式:如果把这些笔收进笔筒的话,桌子看起来就更整洁了。孩子感受到的是建议和关心,而不是评批评和指责,就会更容易配合,更易于生活能力的培养。
第五:语言柔和、行为严格。与孩子执行约定好的事情时,孩子有时候会试探家长的底线,这时候家长要调整好自己情绪,平静的和孩子再次强调之前的约定,让孩子知道家长的态度。如晚上九点半该睡觉的时间,这时候作业还没完成,很温柔的跟孩子说:时间到了,要熄灯睡觉,然后把灯给关掉。无论孩子多么不情愿,家长也要坚持,温柔而坚定的说:我理解你,没做完作业,你很着急,不过时间到了,早点睡,明天早点起来做吧。让孩子承担他放学后没及时做作业的后果。家长们也要注意,如果孩子已经在承担后果了,就不要再唠叨了,让他自己跟自己的错误多呆一会,他就会获得宝贵的一手经验,以后避免不自律而再次承担相同的后果。
第六:家长不要包办代替,要懒一点。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不要代替孩子做。孩子的生活能力是通过长期锻炼学会的,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只有放手让孩子做,孩子才能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