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南宋著名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这是他对诗的解说,“吟咏情性”应该表达两个内容:一是诗是表达情感情性的;二是诗要吟咏出来,用声音把诗歌的情性表达出来,有声的吟咏和文字结合,才是诗。我们看到的诗文只是表达情感的文字,必须吟咏出来,才是完整的诗,所以,吟咏是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对吟咏感兴趣,便一直试着吟格律诗。我想,越接近古代吟咏的方法,是不是离诗人所表达的情性更近了一步,也越能体味诗意。 那么,前人又是如何吟咏的呢?
音乐和文学一样,是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必修课,所以,前朝诗人们应该也是懂音乐的,他们的吟咏也一定受古代音乐的影响!我为这个猜想而兴奋!
中国传统音乐的灵魂在韵味,古乐演奏讲究“以韵补声”,这“韵”又是怎么来的呢?
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各有一套致韵的手法,比如古琴之吟、猱、绰、注,通过这些演奏手法,其音高已经不固定在五声之上,而是在五声的音高附近上下摇摆变化以致韵。 将简单的“声”宛转成“韵”,赋予了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韵味。恰如明代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所言:“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
这里也出现了相同的字“吟”,古琴之“吟”的技法,在不同的琴派中有不同的处理,演奏出的音高已不在五声上了,便有了音韵。
百度汉语解说“吟”即:唱,声调抑扬地念。“吟咏”意为:歌唱;作诗词。
所以,诗人的吟咏一定是诗文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以上的资料也终于为我解惑:裴金宝老师打谱的《阳关曲》中“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出现特别的升哆,应该是古琴演奏手法出来的独特韵味,同时也为这句的吟咏赋予了韵味与诗意。
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是好奇的,而这未知的事物又是自己感兴趣的,那一定有着探究的欲望。 于是便有了这一猜想和查证。谁也不知道,我的猜想也行是正确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