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是爱的封印。”(莎士比亚)["Kissing is the seal of love." (Shakespeare)]
2月14日,情人节。你有多久没吻她(他)了?
据说,接吻有减肥功效。轻轻的一个吻,可以牵动全身219块肌肉,平均每分钟消耗6.4卡路里热量,相当于游泳5分钟的活动量。接吻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皱纹,使皮肤更光滑。接吻时,双方的唾液会进行交换,产生出抗体,增强免疫力。接吻时,还会分泌出荷尔蒙、抗生素,有止痛的功效。当人吃得过饱打嗝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吻了,持续半分钟就可以起到止嗝作用。是不是很神奇?
亲吻,曾在人类艺术史上留下绝美的篇章。1945年8月14日(美国东部时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纽约时代广场上近百万民众顿时一片欢腾,一位水兵拉住身边素不相识的女护士,热烈地亲吻起来,摄影家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激动地摁下相机快门,留下了这张传世经典照片:《胜利日之吻》。
法国摄影家罗伯特•杜瓦诺,以拍摄巴黎之吻闻名于世。他拍摄于1950年的《维尔旅馆前的情侣》,刊发于美国《生活》杂志,80年代又被出版商制成巨幅海报,名动天下。
在此之前,布拉赛的《巴黎小酒吧的恋人》,以及之后阿兰•格兰特的《游泳者》、特利夫•沃特森的《伦敦巴士之吻》、卡蒂尔-布勒松的《巴黎》《时代广场》,均成世界摄影名作。雕塑作品则有罗丹的《吻》、《永恒的偶像》和布朗库西的《吻》;绘画作品中,夏加尔的《生日》、克里姆特的《吻》均是名作。
人们为什么对接吻如此痴迷?莎士比亚的那句名言,或许早已给出了答案。不同的人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数学家说,接吻是两条直线间最短的距离;生物学家说,接吻是雌雄异体的细菌交换;物理学家说,接吻是两块口轮匝肌在收缩状态时并置在一起;诗人说,接吻是夏季开满鲜花的草场;网友说,接吻是狂虐单身狗的神技。
摄影评论家林路说,“接吻是人类所有接触方式中的精华”,是“人类接触史上的一个奇迹”,亦是“一种符号和象征”。由此看来,林教授也是精通此道。
另一个“吻圣”,是大文豪歌德。70岁高龄时,他还曾热烈地追求、示爱于一名17岁少女。他在传世名著《浮士德》中,用语言如此描绘少女的初吻:
“他的语调轻灵/如幽泉泻韵/他握过我的手呀/啊!他的嘴唇!……//我要和他亲吻/亲他一个甘心/我就让他轻吻呀/送我的残生!”
这段中文翻译,太过诘屈拗口,但这种气质,或许也正是暗合了亲吻俱来的迷惑与难以自持。
唇唇欲动,欲罢不能。
去爱!去吻!(韩志/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