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趣的绘本解析分享第6天《大卫,上学去》❤❤❤

有趣的绘本解析分享第6天《大卫,上学去》❤❤❤

作者: 嘀嗒一声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08:44 被阅读0次
这本绘本是美国凯迪克大奖作品《大卫,不可以》系列作品中的一本,更适合准备入学或已经入学的孩子。与《大卫,不可以》最大的不同是,《大卫,不可以》中的大卫唯我独尊、个人胡闹;而在《大卫上学去》里,大卫的身边有了其他的小朋友,他必须得学会与别人相处,并且尊重学校里的规矩。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大卫上学的经验,了解如何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遵守学校的规矩,学会与同学相处

        在为孩子讲读这本绘本时,有三点需要我们注意:

1、一本绘本要走进孩子的心理,需要先引起孩子的共鸣,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注意观察每个跨页中的细节,比如:大卫没举手,还踩在椅子的踏脚杆上回答问题、窗外云朵的形状、大卫涂鸦的内容等,不仅凸显了大卫的性格,更让我们的孩子联想到了自己,或者身边的同学,从而引发孩子的共鸣。

2、家长可以用声音表现出老师的态度从严厉到缓和的变化,通过家长的声情并茂让孩子更有代入感。从语气的变化可以让孩子们意识到,老师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并不代表老师讨厌你,不喜欢你。

3、注意绘本最后两幅图画所描绘的场景,这正是作者想传达的育儿理念和儿童心理。育儿理念表现在:老师摸了摸大卫的脑袋,并颁发给他代表“做得很好”的五角星,让大卫非常明确的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不遵守校规行为的原谅,和对他劳动成果的认可。虽然全文没有出现老师的脸,但是通过大卫看向老师的表情也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老师的表情。儿童心理表现在:在放学回家路上这一画面中,远处有两个小朋友正开心地向大卫招手,好像在邀请他加入游戏。仔细一看,不正是在教室里被大卫干扰到学习的两位同学吗!让孩子了解到调皮捣蛋,被老师罚的孩子并非就是“坏孩子”,并不代表不能和他做朋友,也能让孩子意识到被老师罚了并不会让他没有朋友。这也让家长反思,是否有干预过孩子的社交。看完这本绘本,我们会发现老师的表达方式简洁明确,看似大卫一直被否定,但实际上老师在指出大卫的问题时并没有一味地批评或一直用“不可以”的指令指责他,而是用正面的语言来引导。比如她说“大卫,回去坐好”而不是说“不可以在前面做鬼脸”,“大卫,要先举手”,而不是说“不可以随便站起来”等。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的同时,还引导了孩子正确的做法。而当大卫将所有的桌子都擦干净时,老师也及时的肯定了大卫的劳动成果。适当的惩罚,适时的肯定,让孩子们既意识到要遵守学校的规矩,更感受到了获得老师认可的喜悦心情,从而激发他们要做的更好的心理。

      这本绘本不仅让我们的孩子学会遵守学校的规矩,学会与同学相处,更是给到了我们家长三个育儿启示:

1、在大卫系列绘本里无论是妈妈还是老师都没有脑袋。但如果成人能够和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看世界,我们就会明白作者的用意。作者是通过孩子的视角作画的手法,提醒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理解孩子心智和能力的边界。

2、绘本中的老师还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纠正规范孩子的行为时,要用坚定的态度,明确告知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行为,避免带有情绪的指责。

3、在孩子纠正了错误的行为或看见孩子有所成长时,别忘了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认可。冰心说过:“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好的教育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听话的乖小孩,而是让每个“大卫”都有按自己的轨迹磕绊着长大的自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趣的绘本解析分享第6天《大卫,上学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cx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