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出“职业倦怠”,走进“自我赋能”

走出“职业倦怠”,走进“自我赋能”

作者: 滴水湖畔 | 来源:发表于2022-08-23 15:01 被阅读0次

    走出“职业倦怠”,走进“自我赋能”

    ——读《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赋能》有感(第6篇)

    8月的必读材料《农村留守女童:她们的日常生活与教育支持——以草山小学五(2)班为中心的考察》,参考材料《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当地人的视角及其社会学的后设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赋能》,其中有三个“关键词”——“教育支持”“职业倦怠”“自我赋能”。总觉得它们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深入领会李教授安排这3篇必读材料和参考材料的用意何在?

    一、不管处于怎样的教育环境,都要为教育对象提供支持

    教育群体的背后,一定有个别现象。我们是服务于群体,还是服务于个体?这就类似于整体中的局部和局部中的整体一样,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的兼容并蓄,并作出相应的取舍。就像上一届,假如我不去面对和解决整体中的局部问题,就不可能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又如这一届,假如我没有局部中的整体观念的话,教育就变成了为少部分学生提供教育支持,而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根本利益。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正确的方式应尽力设法不和个人发生关系,而只和集体发生关系……教育个人和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受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他把这种教育形式称为“平行教育影响”。

    二、不管有着怎样的教育倦怠,教育之路还要继续走下去

    戚务念博士从当地人视角的五大归因:经济收入参照论、制度设计缺陷论、乡村教育衰败论、教师职业高危论、岗位胜任力不足论。职业倦怠归因的社会学后设分析:结构视角的检讨(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行动视角的检讨(本领恐慌、情感枯竭恐慌)。踏上工作岗位已有32个年头,扪心自问:什么时候有过“职业倦怠”?似乎跟戚博士提出的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五大归因有所不同,更多时候是因为内心空虚而产生职业倦怠。深究造成内心空虚的原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对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启发作用。

    结合客观实际,以当地人的视角进行“职业倦怠”的五大归因:

    1.职称评定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职称评定上遭受挫折,当事人是不是会对职业生涯失去信心?特别是业务成绩突出,工作尽心尽责,却没有在职称评定方面得到专业认可的中年教师,他们的工作原动力从何而来?

    2.运行机制

    管理岗位中的层级制度,如果没有体现出管理者应有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负责上传下达,线上线下布置任务,不考虑一线教师的心理承受和实际效果的话,也会挫伤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岗位调动

    岗位调动是一把双刃剑。在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的适应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的岗位调动,改变了工作环境,一切从零开始,从此迈上新台阶;有的岗位调动,改变了环境或解决了问题,但工作并没有因为环境改变而再上新台阶。

    4.同伴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不容小觑。一个团队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团队工作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障。如果团队成员只注重自身利益,工作只顾眼前的苟且,甚至互相推诿责任,那么再有实力的个体,都发挥不了强大的团队力量。

    5.动力缺失

    在同一条路上走得久了,很容易迷失方向,陷入简单、机械、重复、无趣、乏味的泥淖。工作中如果没有创造力和成就感,就像有限的生命只剩下一叠日历纸,等待一张一张地撕下来,被随手丢弃。

    三、无论何种方式的自我赋能,专业发展中的学习必不可少

    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源泉。有人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是看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是错综复杂的,即便是同一个主体,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的内在想法和外在表现也不尽相同。因为教育环境的不确定性、教育家庭的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过程的可变性,导致学校教育充满了由诸多不可测的因素所带来的纷繁复杂的结果。需要教育者通过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和临床诊断的经验积累,在不断的自我赋能中,熟练掌握生命成长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认知规律等,在感召集体和引领个体方面,发挥专业智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顺时顺势而为,达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一)进行“自我赋能”,是专业成长路上的一门必修课。

    戚务念博士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赋能》中提出:重审初心,净化自我/突破自我,迎接新的成长/利用新兴技术,赋能专业技能/超越时空,充分利用“不在一起的共同体”/就地取材,化困境为资源/行政其实可以是一种推动力。个人特别认同其中的超越时空,充分利用“不在一起的共同体”这一观点。

    在“2022年暑假生活和学期初生活研究”群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同行,“不在一起的共同体”在微信群中,分享各自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如:

    昆明市五华区中华书香小学的饶佳老师:

    李教授好!各位专家、老师们好!暑假结束前,我们班孩子在假期中的互学实践活动以小队为单位开展得十分顺利,七色光小队发来了报道与大家分享!开学后,孩子们会把其中的作品和其他更多没写入美篇的收获,在学期初生活中进行展现。只要防疫允许,我们将会在校内开展“大家集市”“隔辈讲座”“亲子辩论”等一系列活动,使得班级中以家庭为单位的互学实践收获辐射到小队、班级、年级、学校的每个家庭,如果顺利的话还会服务到社区里去。届时伴随孩子们的实践进程,我再向大家汇报分享!

    饶佳老师在研究群中分享了他们班级以小队为单位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共绣年华”“传统养生·艾灸”“互学·共学·乐学”“孝为根·学为力”“手拉手,剪出精彩生活”“动手包饺子,成为佼佼者”“童心飞扬·全面发展”等,让人耳目一新。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李家成教授:

    愿活动的效益不断实现,也让这样的项目设计、运行、评价的方式,支持后期更多有意义的教育探索。

    昆明市五华区中华书香小学的饶佳老师:

    谢谢李教授指导启发孩子们的策划中,小队实践是第一环节,这也成为学期初生活和下学期互学共长系列活动的好开端。同时,很幸运的是张向众教授也正同步指导我们如何把学生评价在学生发展中用好!我们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支持孩子们的持续发展。

    深圳南山太子湾学校张莉老师: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这个假期我们班级也开展了职业探秘主题活动,孩子们在知识碰撞中,在职业体验中对各行各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强了对劳动者们的尊重,也对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多多指导!

    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滴水精灵中队”的“你好,暑假!”之“夏季晨跑”,也得到了专家和老师们的鼓励和肯定。

    台湾王东荣教授:

    八月的美好,真好!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李家成教授:

    8月里的小美好,会留存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成为一颗颗种子……

    在专家的引领、指导和帮助下,在同行的启发、鼓励与支持中,教育思维被激活了。眼中有教育,心中有学生,研究有方向,行动有创新。在多主体的“互学互鉴”中,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持续教师的实践研究,明确成长的路径方法,提升专业的理论素养。

    (二)怎样进行“自我赋能”?

    1.热爱本职工作,明确价值意义

    我们为什么选择做老师?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选择了做老师,就选择了高尚。”我们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无私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2.建立创新机制,收获专业成长

    疫情把我们禁锢起来,减少人际交往;暑热把我们困在家里,坚持足不出户。但是,我们还是动了一番脑筋,想了一些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基于“多元发展,幸福成长”的育人理念,“求真·向善·致美”的育人目标,由家委会牵头,组织了“你好,暑假!”之“观日出·环湖跑”“江南水乡古镇——新场研学游”“夏季晨跑”等活动,在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中,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3.发挥协同作用,合力改变现状

    (1)家班共育

    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亲子矛盾冲突,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智慧的手段、合作的方式去面对和解决。

    丁爸爸:跑步是我多年来热爱的运动,是我消除工作疲劳的方式之一。这些年来,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在跑,偶尔参加跑团。记得是在7月中下旬,耿妈妈问我是否愿意参加班级跑团,作为家长陪跑领跑,我欣然答应了。那时候我想,正好通过这个活动,我可以了解一下那些自律的同学以及他们的父母,希望能从他们父母身上学习到如何去培养自律的孩子;也希望能够让我的女儿也一起参与这个活动。这些年来,作为一个父亲,我很有挫折感和失败感,因为我培养出来的孩子太不自律了!懒惰、叛逆是我给她的性格标签,我知道她有很大的潜力,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育。可她却拒绝去开发自己的潜能。小学阶段,她可是班级的体育明星,她报名的体育项目,其他同学一般不再报名,因为第一名会是我女儿的。可是现在,除了窝在家里,她走路远一点都能出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我欣喜的看到,我的女儿在开始改变了,她也愿意参加晨跑了,还带着笑容。期望我的女儿能够坚持,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大家一起变好!

    没有刻意的家庭说教,这个暑假中有的是亲子之间的温暖陪伴,孩子心声的俯身倾听,他山之石的有效借鉴,教育效果的美好呈现。一个孩子的转变,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改变。家长在付出大爱,每天陪伴一群孩子晨跑的同时,也在发现这群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和老师的边跑边聊中,了解青春期孩子最在意的不是说话的内容,而是说话的方式。唯有平等相待,才能以心换心。唯有设身处地,才能以情动情。唯有爱,才是最好的教育。

    (2)家校社协同育人

    耿妈妈引用了一句话:“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1世纪,开展生存教育,帮助青少年在巨变的世界里更好地生存,显得尤为迫切。”

    她说:“等到暑期晨跑结束的那天,凡是参加过晨跑的同学,都将获得村上春树的自传体散文《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本。”家长的教育参与,一定是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无形中的推动力量。我为每一位参与“你好,暑假!”之“夏季晨跑”的“家长赠书”上写下“老师赠言”:

    胡同学:开头很重要,过程更重要。心无杂念,道术有常。

    郭同学: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未来无可限量。

    肖同学:有梦就有远方。抬头看天,低头走路,希望就在不远处。

    李同学:始于聪慧,陷于勤恳,胜于才华。              

    彭同学:排除一切干扰,朝着航标灯所指的方向,全心全意地出发。

    刘同学:撒腿跑起来,人生道路既宽又长。

    丁同学:没有庇护伞的你,更要学会在风雨中奔跑。

    陈同学:瘦瘦的你,能不能微胖一些,做个“实力雄厚”的男子汉。

    丛同学:随性且自由的你,愿风中有翅膀,雨中有笑脸。

    耿同学:出生凡胎的你,不是在筑梦,就是在逐梦的路上。

    张同学:爽朗坦荡的你,无惧无畏,勇往直前。

    沈同学: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丁同学:黎明之前必有黑暗,找寻那一丝光亮,它就是未知的前方。

    任同学:坚守每一个岗位,人生终将会风生水起。

    曹同学:不需要别人的夸奖,你就是一把真善美的尺子。

    黄同学:在虚无世界里荒废岁月,在知识海洋中创造辉煌。

    刘同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们一直奔跑在路上。

    张同学:掐着时间点进入这个团队,我们一起奋力向前进!

    就像陈同学和肖姐姐在活动感言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在行动中发现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我。

    陈同学:每次晨跑我都会因为起不来而晚到几分钟,但是我也会自己跑,慢慢追上别的同学,每次坚持不下去,想要休息时,同学都会鼓励我,让我坚持下来。每次跑完休息,都有一种自豪感,因为我终于跑完了。晨跑锻炼了我们的毅力,让我们更愿意去挑战困难。

    肖姐姐:虽然我只参加了几次晨跑,但从这几天来看,身体上细微的变化可以观察到,而孩子们精神方面的变化更为明显,政成弟弟一开始不太喜欢运动,从一开始的不愿意到愿意,从跑不动到坚持,再到速度更快,增加圈数,他对于运动的热情逐渐提升,周日他的早晨时间有些紧张,但他却不想缺勤,抓紧时间来锻炼自己。我认为运动不仅是对自己身体最好的保持健康的方式,更是对自己大脑最好的投资,可以分泌多巴胺为我们带来那种酣畅淋漓的高级快乐,更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的冲劲,可以让我们的身心都更加的健康,我想这就是运动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4.寻找专业短板,进行自我突破

    教育对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尽我所能地呵护每一位学生;行胜于言,用行动去诠释“为人·为学·为师”的新理念和新样态。

    这个暑假非同一般,我们在晨曦中奔跑,在挥洒青春汗水中,迎接充满希望的旭日朝阳。24天的坚持不懈,脚步更轻松,心情更畅快,我们一起奔跑在前进之路上。殊不知,在这个炎炎的夏日:老师在读懂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读懂老师;家长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孩子也在心中表达出对家长的感恩。

    附:“这个夏天,我们最靓!”主持稿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以及各位家长,经过一个月的锻炼,我们的暑期晨跑活动迎来了尾声,相信参加了此次活动的同学,一定度过了一个健康而又充实的暑假。

    耿: 谈及跑步,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运动场上,跑步的“踪迹”无处不在。跑步的好处很多,能锻炼心肺、能愉悦心情,更重要的是——能磨练一个人意志。

    :回顾我们这一个月来,从7月27日的初次集结到今天,随着新伙伴的加入,我们的队伍也从一开始的10位同学发展到如今的18位,其中,参与度最高的有:张瑞霖、沈辰萱、肖政成、李菖玳,这四位同学以21次的出勤记录荣登榜首,任雨瑄以18次位列第二,郭家殷以16次位列第三。

    : 每个同学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比如任雨瑄同学,每一次跑步都很认真,起跑时总是努力冲在最前边,累了就走一会儿、然后继续跑,她的身上有一股绝不放弃的狠劲,可谓女生组的“领头雁”。

    :还有我们的李菖玳同学,总是最先来、最后走,始终跟在班长的身边,努力地跑、跑不动了就偶尔自嘲一下,是晨跑队中的“开心果”。其余的同学,只要是今天站在这里的,都很棒,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表扬,大家都给自己来点掌声(主持人带头鼓掌)(群众鼓掌)

    :当然,进步最大的还是我们的董老师,从一开始的2圈到后来的5圈、6圈,她自己说是学生带动她在进步;但我认为董老师日复一日的坚持正是在为每一位同学树立榜样。

    :最后还要感谢我们的家长,丁爸爸、刘爸爸、肖爸爸、肖妈妈、耿妈妈……,没有她们,我们的活动也不会这么精彩。让我们再次以掌声送给我们的老师和家长。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坚持,我会回答说:坚持是百年难遇的酷热阻挡不了的步伐,是睡眼惺忪但勇敢踏上跑道,是大汗淋漓中的一句呐喊与鼓舞。我们克服了困难、更战胜了自己,我想跑步的奥义或许也就在于——去赶超更好的自己。也希望同学们后续能继续坚持跑步、坚持运动。

    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在专业成长之路上,离不开专家引领,离不开专业阅读,离不开实践反思,离不开理论探索,更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敬业、乐业、专业态度。稳中求变,行稳致远,“为了地球、为了人类、为了和平、为了繁荣”,中国班主任的中国个性和世界贡献,将在一群人、几代人的实践研究和理论变革中得以实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出“职业倦怠”,走进“自我赋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dg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