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雪嫣
4月23世界读书日,朋友圈早被读书这个话题刷爆屏了,谈谈为什么要读书?今天还真是个应节的话题呢。
古诗有云,“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毛也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最终我们读过的书都会在我们的气质里,谈吐里,胸襟里显露出来。”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丑就要多读书的原因吧?拼不了颜值拼才学总可以吧?也算是个不错的主意。
虽然本人算不上丑吧,但是比起拼颜值来讲,我还是觉得拼才学更靠谱一点点。不过要谈到我为什么爱读书呢?应该可以说是天生的吧?从娘胎里带来的?只是我这个年代的人,妈妈应该还不懂得胎教吧?反正我爱读书就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原因,就是喜欢,没来由的喜欢!
遗憾的是我出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出生在那个贫穷的偏远小山村。怎奈何那时候父母即便倾尽全力也只能勉强让我们吃饱穿暖而已,于是课外书对小时候的我来说便成了遥不可及的梦。那时候的我被大人称之为书呆子,没有课外书便每天抱着学校发的课本,记得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便能把语文课本上的文字倒背如流。上三年级的时候去叔叔家里,意外的在叔叔家发现了好几本书,有巴金的《家》,《春》,《秋》,还有《红楼梦》,《西游记》。后来那几本书一直伴我渡过了小学的岁月,时至今日,我对它们仍然记忆犹新!
小时候的遗憾长大后我便拼命的弥补,工作以后,我便把除了生活以外的剩余的钱都用来买书了。我个人有个偏好在一段时间读一个作者的书,我会把这个作者的全部书都买回来,一鼓作气的都读完。比如有一段时间疯狂的喜欢上了林清玄的文字,他的文笔清新,纯美,还融入了禅学的元素,读着他的文字总是能让人的心灵有种被净化的感觉!现在仍然会放上两本他的散文集在床头,偶尔拿起来重读一下。
于我来说,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是我心灵养分的必需品。我有用全世界跟我交换我也不肯的爱人,还有我舍不得的诱人的美食,即便是对我如此重要的爱情和美食,我也是不肯把读书排在它们后面的。所以读书对我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谈了为什么要读书,也可以谈谈怎样读书?
现在还是有不少人在说读书无用这个话题,以前就有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说法。读书真的无用吗?还是觉得读书无用的人压根就是读书的方法不对呢?
现在有很多人推崇快餐式读书法,总是在年初的时候给自己定了计划,我今年一定要读完多少本书,比如每天读一本,三天读一本。可能也有有毅力的人真的按着自己的计划完成了。量的问题完成了,质的问题就达标了吗?
要是把读书当作是任务来完成,有时候难免被人当成了苦差事,而没有好好的去享受读书的这个过程。读书是一种享受,但是我们也不要盲目的去读书,要带着一定的想法去读,读完一本书要让自己有一种新的体验,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要能启发自己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如果你把一本书读完了,这些感觉你都没有,你想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那么你这本书基本上算是白读了。
比如我读完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后,我真的觉得给我思维上很大的改变,我们人一生想要的东西太多了,有些没必要的东西我们要勇敢的舍去,还给自己一个简单明净的世界。我开始试着让自己的要求少一点,试着让自己的生活简单一点,试着让自己过得更俭朴一点,这样试过以后,发现我的生活真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我也因为这样的改变快乐了很多!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甚是喜欢。
读书你要读进去把自己活埋了,要读出来敲打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我的每一本书我都会认真的对待,读完之后都会认真的记读书笔记,会认真的去思考这些文字背后的意蕴?思考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和技巧?有什么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
有些我喜欢的或者觉得经典的书我会一读再读,每重新读一遍都会有新的认识和发现,这些都是暗藏在文字里留给我的惊喜。
我个人比较偏好文学类的书,我读过的觉得比较经典的书推荐给大家。
苏珊.桑塔格《重生》里面有这样一段很经典的话:“谁发明了婚姻,谁就是个很有才的折磨人的人,婚姻是个致力于让感情麻木的机制,婚姻的全部要点就是重复,它的目标最多就是创造强烈的互相依赖,直到最后争吵都变得毫无意义。”还有她的《恩主》也不错。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位作家是史上最无争议的诺贝尔文学获奖者。毛姆的《写作生活的回忆》,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暗店街》,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爱丽丝的《逃离》。
经典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品读。读书这件如此美好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辜负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