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303938/e7d25ccf709b6b31.jpg)
连续五天的会议、论坛、盛典,身体是疲惫的,精神却格外清爽。人一静下来,就有了提笔的冲动,这才想起已经几个月没有写随笔了。
人生所有的经历都在以我们灵魂渴望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此时此刻,我内心流动着的感触与上午那场震撼的演讲有关。今天公司的第七届年度峰会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演讲嘉宾——探险家、登山家张梁先生。
之前在了解到张梁先生非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看到“14+7+2”这组数字时,已经对这场演讲心生期待,因为它们代表了地球上大多数人一生都不可能抵达的极地, 14指全世界的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 7指七大洲最高的山峰, 2是指南极与北极。
可以用坚毅、从容、冷静来形容54岁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整整两个半小时的演讲,张梁借助用生命记录的大量图片、视频与文字讲述了十七年的探险历程,登上了全世界12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和6大洲的6座最高峰,徒步走过了南北极,4次与死神探肩而过,目睹了十几位同伴在探险中遇难,有如此经历的探险家全世界寥寥无几。
极寒天气中行走到神志恍惚的面容,队友因冻伤不得不截去的“黑色”手指,带着两个假肢登顶的探险家,迎面跑来的硕大食肉动物北极熊,近在咫尺的大面积雪崩,对着等待死亡的队友大喊“坚持、坚持”,眼睁睁看着活生生的生命坠入冰川,登山途中成堆成堆已经风化的白骨……,这些画面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可是,让我感到意外的却是张梁的讲述方式,没有激昂的情绪、没有感性的渲染,语气平静到既不像亲历者更不像演讲者,我忽然明白:一个人在长时间的极端孤独中一次次挑战自我的极限、一次次面对死亡的考验、一次次站上世界的最高点,经历过这些之后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态度一定是超然的。
张梁的演讲毫无疑问是对心灵的洗礼,是对精神的升华,关于勇气、关于坚持、关于挑战,带我们太多的启迪与震撼。
但是,我特别想记录下来的是张先生现场讲述的这三句:
第一句有关放弃:“放弃也是一种勇气,特别是在历经一个多月的准备与攀登,距离峰顶几乎一步之遥时的放弃。”
张梁讲到他两次攀登全世界8000米以上最难登的K2时,都在最后的一段因为天气等原因理性地放弃了登顶,这样的放弃对于一名梦想拿下14+7+2的探险家而言是多么艰难的选择,正如张梁所说他是少见的极度勇敢又极度理性的登山者,在确认不可能登顶时,放弃不是一种退缩而是一种勇敢,只有保全生命才会有再一次登顶的机会。由此,引发我的思考:真正的成功是控制成功而不是被成功所控制,也可以说真正的成功是成功之上的成功,因为成功既是一种目标和动力,更是一种负担和诱惑,在我们走向终级成功的路上,我们也要抵御成功的诱惑,卸下成功的重担。
第二句话有关敬畏:“登山者来时抱着一颗征服大自然的心,走时却带着一颗被大自然征服的心。”
唯有以生命直面过大自然的探险家才可以领悟这样的人生真谛,放回到现实中的我们,无论生活还是事业,我们都应该明白人生需要不断的挑战,但不是为了战胜这个世界,而是为了战胜我们自己,对身外的世界我们反而应该心生敬畏。正如张先生在演讲中多次提到的:所谓的有些高峰攀登难度低,那都是相对的,我从不会轻视任何一座高峰,我尊重我攀登过的每一个高度。
第三句话有关时间:“80岁是我的第四个20岁!”
这句是张梁演讲中提到的日本80岁登山家三浦雄一郎的名言。记得一个月前我也曾经写下:我们面对时间的态度应该从浪费时间至珍惜时间,再到忘记时间。时间不是过去,时间也不是未来,时间的定义就是此时此刻,我们把每一个此刻过得充实、精彩、有意义,就是在向时间致敬,生命的价值也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一个枯萎的灵魂即便装在健康的躯体里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有两个生日 ,一个是他的身体出生的那一天,一个是他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生的那一天,同时,一个人也有两个忌日,一个是他的精神枯萎的那一天,一个是他的身体停止呼吸的那一天,如张先生所言:“宁可60岁活的精彩,也不想100岁碌碌无为。”
活着犹如死去,还是死去却依然活着,这才是人生的终极选题。
我们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超越世俗,用坚韧与勇气揭示生命的真相。
人生也可以有另外一种姿态,那就是——仰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