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封家书,也是一封绝笔书,更被称为100年来最感人的情书,它便是林觉民的《与妻书》。
作者林觉民并不是一个专职作家,他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是加入中国同盟会的先进的爱国者,他是一个有着大胸怀大视野的男人。
这篇《与妻书》写于烽火之前,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4月24日晚写给陈意映的。<爱情公寓>吕子乔,而林觉民,他清楚地知道,三天之后广州起义,他明知事发之后自己会牺牲,明知道挚爱的妻子已有身孕,却依然为了国家,为了名族大义,慷慨赴死。他夜不能寐,写下了给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
你可能还不知道他与她的故事吧。他是林觉民。她是陈意映。成婚那年,他18岁,她17岁。他们是包办婚姻,却感情极好,相亲相爱,相互扶持,就此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本是一段神仙眷侣的千古佳话,然,时运不济,他牺牲了,他牺牲时,他24岁。她决意相随,最终在他父母苦苦哀求下,决定要为他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之后,他们的孩子早产了。两年之后,她积郁成疾,终于随他而去,撒手人寰。
《与妻书》的全文,共1000余字,后人称其情真意切,字字泣血,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叫人断肠落泪,不忍卒读。虽然已时隔一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文章第一段,他向妻子解释为何他要离她而去,堂堂男儿,泪珠与笔墨齐下,忍悲而作,只为她能明白他的苦心,他不是不爱她啊。这封信最终还是没能在他死之前交到妻子手上,如他在信中所说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第二段,他明白提出,吾至爱汝,我最爱的人是你啊,是你让我明白爱情。然当今中国,遍地腥云,我身为堂堂七尺男儿,怎可儿女情长?先祖云,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没有办法啊,意映,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每每读到此处,我总会想起《康熙王朝》,千古一帝康熙统治前期,准噶尔以兵强马壮相要挟,求取嫡亲公主,康熙无奈,下嫁最爱的女儿蓝齐儿,十年之后,他御驾亲征,势要破敌,公主跪求停止用兵,而皇上,只说了一句,大战在即,谁挡在朕的前面,谁就是朕的敌人,两军交战,公主被湮没在铁骑之下。林觉民与康熙,他们面临选择,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女儿,他们怎会不爱,而他们,这世间真正的男子,选择的都是舍弃小家为了天下安宁。
接下来,他回忆了他们的甜蜜过往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那时候的我们真好啊。他曾对她说,我宁可你比我先死,因为我不忍心让你承受失去丈夫的悲伤,这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让我来替你承受吧。但是,对不起,如今,我却要食言了。
全文第四段,林觉民连用七个死,表明当下中国的局势,向妻子说明他赴死的原因,不是他不爱她了,是他太爱她了啊。逝者已矣,活着的人的生活还要继续啊。他叮嘱妻子,要儿子依新秉承父志。你腹中的孩子,我感觉是女儿吧,女儿一定像你,我很欣慰。或者也可能是个男孩吧,也要教他以父志为志,我虽死,还有两个小意洞在,多幸运啊。今后咱们家应该会很贫穷吧,清静过日就好,苦了你了。
继而,他说,我从来不信鬼神之说,可是我现在多么希望是真的啊,这样我的灵魂就可以一直一直守护在你的身旁。
文尾,我多么幸运,可以成为的丈夫,而你我多么不幸,生在今日的中国。意映意映,我不能再见你最后一面了,意映意映,我的心情你会懂得吧。
1911年4月27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七日)黄昏,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