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平平仄仄(原创散文)
“断章”之一:一天的平平仄仄
有人说,一天是从黄昏开始的,因为黄昏之后,要进入漫长的黑夜,黑夜过后便是新生活开始的白天;也有人说,一天是从黎明开始的,黎明过后便是初升的朝阳,阳光给我们带来的希望,足以满足美好的一天…
不管哪种认为,一天都由黑夜和白天组成。有人生活在夜晚的清静中,有人生活在白天的喧嚣中…
一天所经历的远没有一年、一生那么漫长,可一年一生是从一天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天是一年一生的浓缩。
一天在一年一生中,它是微小的元素,只有抓住了一天的时光,你才能获得一年一生的美好。
一天又是由上午下午晚上“三色”构成的。上午,如果我们没想好一天要做的事,一切都在幽幽然中流失,下午的时光又在不知不觉间度过,那这一天就算顺利“完成”了一一 “完成”的也只是从今天到明天的转换,而“顺利”只是对活着的呼唤而已,仅是对自己莫须有的安慰而已。
抓不住白天的人,晚上也一样地徒劳。如果把早上看成是我们的青年,下午看成是我们的中年,那晚上就应该是我们晚年的时光了!您愿意在哪段时光发力呢?是老年么?那“恭喜”你,你可要成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践行者了。
“断章”之二:一年的平平仄仄
理论上讲,一年要经历的事情很多。它是三百六十五天的组成,是对十二个月的容纳与包容。它还是二十四节气与春夏秋冬的转换。
它既不是简单地把一天拉长,也不是简单地对一天的重复。
对于普通的大众来说,人的一生,总有些年份是时来运转、风调雨顺的,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生中最要紧的年头。但那些“无意义”的年份,又何偿不是支撑与打基础呢?尽管大部分年份是平庸的。
这来之不易的关键之年 ,它可能出现在我们的青年,也可能出现在我们的中年,更可能出现在我们的老年。但不论怎样,你可千万别懈怠它,千万不能放跑它。如果紧紧抓住了它、利用它大发展了,你一生中的其他年份可就轻松了。
如果出现在青年时,它可能是慢慢成熟我们思想的催化剂,固定我们的思维模式;如果出现在我们的中年,它可能就是我们人生十字路口从苦到乐、从失望到希望的转折了,也可能我们这一生中,发誓要干的那几件大事就在那时办成了;如果出现在我们的老年,对一些有准备的人来说,对一些意志坚定的人来说,来总比不来好。在死之前,能把人生的梦想实现了,何乐而不为呢?人们当然不会放弃这最后一搏的机会。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是忏愧与留恋了。
当然,对那些打定主意要虚度一生的人来说,这关键之年也是平庸之年,毫没有“特别”之处。他们既看不到,也不会紧紧抓住。
“断章”之三:一生的平平仄仄
人的一生,长可能长到油尽灯熄,短可以短到还来不及睁眼看世界,就已经夭折。这里,我要说的是那些生命不那么短暂之人。
平平仄仄的起意是平直与曲折。谁也不知道,人的一生到底会经历些什么。是遭遇“九九八十一难”,还是连一点波折也没有,是成功还是失败,也许只有经历了才知道,等最后的死亡到来的那一天,谜底才会完全揭晓。
一点波折也没有的人生,那不叫完美。尽管人们在竭力追求着这种“完美”。可实际呢,多数人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正如股市的波浪理论一样,山峰和低谷才构成了股市的波浪理论。股市也才像一块磁场吸引着人们挣钱的欲望。相信大多数人,都在走一条荣与辱、起与伏、兴与衰的曲线。
过分平坦顺利的人生,令人怀疑它的真实。天要吹风,沙子就有可能落进你的眼睛,天还要下雨,雨也可能会淋湿你的衣服。哪能什么都不遇着呢?我们毕竟是生活在广袤自然的怀抱,世界那么大,无奇不有。
人生就像踢足球,每个人都想进球,场上却有那么多的人要给你制造障碍。球进了,可能有运气的成分,但人生却不能单靠运气成为最后的赢家。
人生路上出现的坎坷和磨难,你应该当作试金石来看待。跨过去了,就是勇者,说明你因此而成熟。跨不过去的人,你将停滞不前,作为懦夫倒下……
没有思想准备不行,靠侥幸也不行。坎坷和磨难,越早光临越好。年轻时出现,那是财富;等老了才赶来,那就是苦难了。
“乐章”之一:年轻时的平平仄仄
“欺老莫欺少,长大吓一跳”,这句农谚,说明了年轻人有多么广阔的成长空间。 当然,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是比海洋还辽阔的。
想像是年轻人飞向未来的翅膀。遥想我们当年,谁没有年轻过?谁又没有被年轻过呢?前者是主动的年轻,受思想驱动,积极而有意义;后者是被动的年轻,受行为刺激,不可能留下有价值的回忆。
童年、青年处于人生的前沿,当是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有这样的豪情壮志,人生何愁不光彩?
他们体魄强健,灵魂干净,眼光锐利,话言犀利,思想冒进……但就是目光不够深邃,缺乏一以惯之的持久精神。 需要从灵魂深处去激发,去点燃,去感化。
因为年轻,一切还来不及开始,这些心和身都没被污染过的人,这些在当时并不曾体会到 “有钱难买老年少”的人,反倒也曾“危险”过。因为“现实”常常会蒙蔽很多人的眼睛,“现实”也能挑逗起年轻的冲动和激情…
读书是最枯燥无味的行当,可是年轻的时候不读书不学习,试想想:这怎么了得?!一个人的眼界高低,决定了他知识面的宽窄程度;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如何,更决定了他与这个社会的远近,是融入还是对抗,是理解还是挑剔…对事与物有着肤浅认知的人,一定是个不爱学习之人。
只有自己动手的劳动,才能让我们成熟,改变无知,拉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距离。但劳动又是很多年轻人,所不愿谈论的问题。
年轻人充满着迷茫,无可厚非,过来人是理解的。像站在陌生的十字路口,没有方向感一样,最终哪怕是走了弯路,也一定会回到正轨,所以也用不着担心和害怕。错了,回头再来。
但你必须要有迈出去的勇气,不然拿什么肯定自己?不做怎么会知道是错,在走错的地方,迅速校正自己,这便是成功之人具备的特质。未知的世界需要探寻。没有人在年轻时就能看到自己将来的模样。
将来是啥模样,只有在无止禁的奋斗中,才能看到希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看到了丰收的果实,才令人着实有一种成就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修行在后天。后天的修行,最好就从你的童年青年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不牢,何以矗立?正如一个无德之人,行不了天下一样…
“乐章”之二:中年时的平平仄仄
中年,与日上中天一样,都是在努力攀升后达到的高度。
太阳从地平线出发,人从年轻时起步,太阳在中天的时候光芒万丈,乌云再也遮挡不住它耀眼的光辉了。人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与磨练,从稚嫩走向成熟,成就也往往出自中年。太阳升上“中天”的时候,也应该有种 “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吧,它庆幸自己,当初冲破层层乌云的屏障是值得的。人呢,一路走来,青春不再了,换来的是中年的“老辣”与冷静、机智与沉着…看似丢了幼稚时候的“初心”,实则是硕果满满!
但也别忘了,事情都有两个面,上面提到的仅仅是它的“正面”,那“反面”呢?“反面”就是被“束缚”缠身了。
太阳在“中天”之后,便要向西沉下。不得不说,它是恋恋不舍“中天”那个高度的,不然就解释不清楚:中天的太阳为什么会那么火辣辣的,晒得我们汗流夹背了。
到了中年的人,已经基本过完了年轻时候的“抻妥”日子了,如果还有的话,那也只是如久病的人“回光反照”那样的残余了。
“束缚”之一:首先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年轻时候的冲撞,像性格的菱角一样,已经被时间磨平,思想的保守与陈旧,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其次是我们经风雨、见世面的身体,已经逐渐地出现了某些反差,如累不得了、跑不得了、吃不得了…
新车开到一定里程,就不能再让它磨损下去了,是需要停下来保养的。
“束缚”之二:父母的慢慢老去和子女的慢慢长大,让你根深蒂固地意识到了什么叫“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自己”的真正内函。他们像根绳儿一样地,对中年我们的“自由”越勒越紧。松懈不得,也马虎不得。
人生走到中年,“事业有成”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的命运“差不多点”,“也还过得去”吧。所以,我们的眼睛告诉的东西,不一定全对,要学会筛选和甄别。
当然,五颜六色的生活,也注定了千差万别的结局。也还有那么一些人,年轻时就起早贪黑地打拼,耗干体力、智慧用尽,依然贫穷凄苦,等跌跌撞撞地熬到了中年,也还看不到前面的曙光…
不管哪种人,年龄都磨磨蹭蹭地来到中年了,这是事实。“过去”只成回忆了,仇视过去也没意思了……好的心态可以挣脱一切束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乐章”之三:老年时的平平仄仄
送走了“上面”的老人,我们也成了老人。就像送走父母亲那样,我们注定最终也要被儿女们送走,这是文明社会循环往复的规律。
老年,夕阳,古树,冬天……如此相近的词汇,关联成相同的意思,道出了“老”的结局。
每当我在街头看见那些步履蹒跚的老人,心头就会一紧,甚至有时还停下脚步目送他们弯腰的背影远去。再当看到一些白发苍苍、走路都吃力的老人还在拣拾垃圾,推着如山的纸板、泡沫、破铜烂铁的三轮车时,心头就很沉痛。我知道,我不该这样触景生情…毕竟每个人都要老去,只要有一口气尚存,劳动就是人类的天性。
有时又细想,比起那些中途夭折、突发灾难死亡的人来,能够不被大病折磨的老死,也是一种幸福。
老了,就该服老。不妨这样安慰自己:毕竟你也年轻过,也在年轻的时候享受过年轻了,对你眼睛里是“异样”着的年轻人来,选择接受和面对,无疑是老者最好的生存之道了。
每个老了的人,面对屈指可数的日子,也许该这样度过:一是乐观面对生活,乐观面对孤独,乐观面对病痛,苁蓉面对死亡。过好自己的生活,别当别人的附属品。不必为老年到来的不幸而失意,也不必为生命走到尽头而伤感;二是珍惜活着的机会,把该做的事尽量做完,人生不留下大的遗憾。因为一旦你离开了人世间,就永远也找不到回来的路了。
“人过留名,鸟过留痕”,诸如“到此一游”那般的存在感,还是应该有的。哲学家、思想家,留下了他们的理论,科学家留下了他们的科研成果,作家留下了他们的作品,这些都是他们活过一回的依据。
子女该怎样对待今天这个“自己”呢?(将来你也会是他们现在的这个样子)
理解他们。不要想去彻头彻尾地改变他们的习惯,他们不是附属物,是家庭的主心骨。他们在家就在,他们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这是中华五千多年传统文化赋予的理念,颠覆不得;
宽容他们。他们形容的“丑陋”,他们习惯的 “丑陋”,都是他们那个年纪赋予的特色,晚辈是没有任何理由嫌弃和抛弃的。能在他们不多的时日内,让他们轻松一点,随意一点,自然一点……快乐地活着,那可能他们在之后带走的将是含笑九泉的满足了。
老了的自己又该怎样度过呢?别念过往。“过去”只会更添惆怅,“好汉不提当年勇”,过去已成过眼云烟了;面对现实。现实就是你已成“多余”了,也许只是别人生活的点缀了,但在自己的心里,永远不应该有如此的想法。要自信而坚定地活着。
想着是为儿女们的活着,你就不会增添他们的负担;想着要对自己好,你就会活得有滋有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