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孩子该怎么做要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1. 告诉孩子怎么做会引起抗拒和反叛
大人习惯了用自己的感知和经验来告诉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然而生活中,孩子“并不领情”。连2岁多的孩子都会有这种抗拒。
2岁多的儿子玩了跳绳之后,直接就扔在了沙发上,刚开始跟他说,把绳子要放回去,他说,不要,我就是在这里拿的,不知道他明不明白撒谎,显然是未经思考就脱口而出的,我们认为要做什么不重要,他自己认为才重要。
于是就跟儿子说“一会,跳绳不见了怎么办呀”没想到,这么小的他好像听懂了一些,回过头来把绳子拿起来了,转身又放到了书架上,我还是有点急的说“不是这里”,他又说到“就是这里”,这么小的孩子已经很有反叛意识了😢。让自己平静了一下,说“妈妈拿书的时候,绳子会掉下来怎么办呀”,这回儿子又去收拾了,边说到“那我把他放回去吧”,好像这个把东西放回去的决定是他自己说出来的,所有孩子愿意。
但是潜意识里,他还是不喜欢听到说要他做什么。
晚上,他穿了妈妈的鞋子去客厅,光着脚丫子就进来房间了,告诉他“把妈妈的拖鞋拿过来吧,放在外面,我怎么穿呢”
“放外面,妈妈可以自己过去穿的😂”小不点一边笑,一边就要爬到床上去睡觉。
“没有鞋子,怎么过去穿呢,这可怎么办好呢”我委屈地向他说。
“不穿鞋子,没事”他还是不愿意,因为他就是不穿鞋子跑进来的。
“一会妈妈去给你拿水杯,没鞋子穿可怎么办呢”他要再不去,我也没办法了。。。
“拿我去把它拿进来吧”说完,他就去拿了。表扬了他的行动,他更开心了。
不论是2岁多的孩子,还是8岁多的,抑或是成年人,我们其实都不太喜欢直接被建议要去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以尊重的态度,向孩子提问,让他们参与,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配合,而是父母的方法还可以再改善。为人父母,改变了态度和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