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781228/2742b5362697190a.jpg)
不期望,方能不失望。
期望因时而生,当无法达成目标,失望扑面而来,携排山倒海之势,让人落入失意的阴霾之中,从而否定自身。尽管不期望能得到不失望,可是人生在世不期望是不可能的,超凡入圣者少,余下皆为凡夫俗子,谈无欲无求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所以要正确认识期望,方能寻到出路。
其实期望本无罪,只是有前提,那就是合理,适当,合适。当一个期望是建立在错误的认知之上,比如错误估计形势,盲目乐观,信息不对称,亦或是不自知。这样的期望,走向破灭自是必然。相关的例子数不胜数,从淝水之战被一举击溃的苻坚,再到戊戌变法被杀的“六君子”,错误的前提引导出虚妄的期望,进而制造出超乎想象的行为,收获的只能是失败。
因此,如果在一个界定清晰,适当合理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期望,是有着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它能供给足够的营养给期望,从而实现目标。界定清晰,必然带来清晰的自我认识,知道什么能做,何时点到为止,何事不必较真;适当合理,则能让执行者有据可依,能找寻到有力的行为支撑点。如同汉阳铁厂建成初期,由于张之洞错误的以为天朝地大物博,什么铁矿都适合炼制,从而不经调研选择了错误的高炉,导致汉阳铁厂因产品品质不过关连年亏损。幸好及时补救,调研矿产地,规划厂址,根据产地情况重新购置高炉,如此才一举扭转盈亏。所以,有着正确前提的期望,才能让事情顺利进行,而不用绕弯路。
当然,对于事业初期没有例子可循的状况下,绕弯路是无法避免。因为没有经验的储备,靠自身摸索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胆识。在建国初期,无论是两弹一星的奇迹,还是核潜艇建造的壮举,在仅靠有限资料的支撑下,通过无数人呕心沥血的演算和实验才实现。这期间绕过的弯路,绝不是常人所能想象,而且对于普通人而言,几乎不能承受。
但是,在现实例子较多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以及前辈的指点,能极力避免弯路的出现。互联网能给予大量的免费或付费的资源,只要想了解都能找到门路,至于前辈的指点,更加直接和有效,只要能低下高傲的头颅,认真倾听、思考、学习,提升也是很快。
幸运的是现在除了前沿学科,基本上很多想实现的事情都是有现实例子的,这对于建立有着充分前提的期望是很有力的支持。要做到不失望,不必不期望,而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期望,这样才能收获所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