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翻译】孔子说:“我从未见过喜爱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爱仁德的人,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仁德方面吗?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见过罢了。”
【有感】名缰、利锁、权牢、情关。所谓的力不足,就是自我妥协,如果有一件事你真的想做,你会力不足吗?你至少可以努力的去试试,试都不敢,谈什么力不足呢?
真的是这样,比如读书,对于很多人都觉得难,力不足,只是没有真心的想去读书而已。
【原文】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翻译】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有感】看一个人犯什么样的错,就能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人,这个观点很新鲜,还真是,如果你看一个人做什么样的对事,还真的不好判断这是什么样的人。
【原文】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翻译】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有感】这个真理就是道吗?老子说,道无法用语言描述,道是说不清楚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孔子说的道和老子说的道,是不是一个道呢?
真理两个字能够准确的概括道吗?
我一直认为,道就是规律,万物的规律,生长规律,发展规律……
【原文】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有感】接纳,包容,越来越觉得,当你能够接纳你看不惯的人和事,你的人生就迈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原文】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dí)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翻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有感】这就是“仁德”治理国家,可是以当前的时代形势来看,没有法制还是不可以的,全民的素质还没达到那个水平。不过,这只是个人看法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