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创业路上(七)

创业路上(七)

作者: 看河一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00:22 被阅读0次

    一位父亲指着一块石头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尽全力将它搬起来,我就奖励你一份礼物。

    儿子听了很高兴,尝试去搬,没搬动。

    父亲问:尽力了嘛?

    儿子点点头。

    父亲摇头道:我看还没有,你再试试。

    儿子使出全身力气再搬,石头还是纹丝不动。

    他无比失落地跟父亲说,他这次真的尽全力了,可还是不行,打算放弃。

    不料父亲大笑起来,并提醒他:我就在你身边啊,你明明可以喊我来帮你搬嘛。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提示了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道理:所谓尽力而为,除了从内部用力,你还可以向外部借力。

    2.

    聪明的人,都会借力。

    我在读书的时候,成绩不错,但还是比不过班上学习最好的女同学,每次考试都是我第二,或第三,她常常考第一名。

    然而在某次考试中,却出现了“意外”。这个意外,没发生在我俩身上,而是出现在另一位同学那里。

    结果是:女同学还是第一,我掉到了第三名,第二名被一位黑马同学占据。

    可那位黑马同学平时成绩很一般,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把这个问题抛给他的时候,他回答得很简单:我就是看第一名怎么学,我就跟着她怎么学啊。既然她成绩一直很好,多半是用对了方法,那我就也踩着它的脚印走呗,大家智商都差不多,我跟第一名走,哪怕学不好,也学不坏嘛。

    黑马同学的话让我脸红了两次,第一次是因为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却没有想到——成功典型就在摆我前面,自己却一直闭门造车,从没留意过她是怎么学。

    第二次脸红是由于我发现了自己之所以没这么做的原因:那是一种很误事的嫉妒心理。

    3.

    优秀的人,都在借力。

    读大学的时候,我有幸参观了一次某位教授的书房。

    之所以称“有幸”,是听说他日常博览群书,藏书量也很可观,能去看一看,也算抬升眼界了。

    可当我走进去的时候,一方面,书架上的一些大部头著作以及听都没听过,但看起来很高大上的书籍,确实满足了我的初心。

    但另一方面,则不免有点心理落差了,因为我竟在他的案头上,看到了几本畅销书,甚至还有几本知识分子们不屑一读的成功学、厚黑学书籍。

    可他明明是一位治学严谨,醉心学术的名师啊,怎么……堕落到……读这些东西了?

    正当我盯着它们走神的时候,教授走过来,且看穿我的心思,解释说:啊,这些书我也偶尔翻翻。

    我禁不住问:可这些书您读着多跌份啊。

    他哈哈一笑:凡是能拿到市场上售卖的书,多少都有点价值,尤其是这种畅销书,虽然某些地方挖得不够深,但写的是通俗有趣,多读一读,学学人家怎么把理论讲得深入浅出。

    我平时睡前还会读网络小说呢,嗨,难怪你们年轻人喜欢,那个文笔是真流畅!我也想有空的时候研究一下它们的流行原理。

    我眼见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眉飞色舞地跟我谈网络小说,又想起他在课堂上将艰深的知识点讲得游刃有余,心里生发出比来时更真切的尊敬。

    4.

    善于借力的人,总会被这世界偷偷奖励。

    读研时有一位好友,性格直来直去,擅长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

    但他也不是没头脑地乱撞,喜欢琢磨,遇到矛盾先找核心,然后直奔过去。

    比如:写论文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把自己关在自习室埋头苦干,向往一遍成,被导师催了好几遍也交不上去,临截止前终于搞出来初稿,提交,结果还是不行。

    而他却快速写出一篇初稿,自然是漏洞百出;但也无妨,立马提交,然后守在导师身边等着修改建议。

    老师列出一大堆,他回去逐一改过,两遍,提前一个月就把论文搞定了。

    求职也很顺利,在毕业前半年的一个假期,他就出去实习了。在实习的过程中,别人都急着干零活,或是磨洋工,图个简历漂亮,他则单刀直入,直奔主管领导和人力部门的人员。

    约了几次,终于逮到跟对方吃一次饭的机会。闲谈间,把关于岗位用人需求,以自己目前的水平需要做哪几个方面的提升才能入职贵司等问题,摸得门清,结果三个月后顺利上岗。

    工作时抱定一个宗旨:将手上的工作进度和自己目前的业务水平常常汇报给上级,并咨询指导意见。

    没事就问领导“我目前哪里做的好,哪方面不好”,“如果我想得到什么,我还需要创造或呈现出哪些价值”,领导也很愿意指示一番,且指出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

    于是,他入职不到一年,就开始升职加薪。

    这位朋友特别喜欢一句话:看准对方的需求再努力。

    5.

    借力思维不是耍小聪明,借力行为更不等同于钻空子,搞投机。

    学会借力,是一种能力,擅长借力,其实擅长的是将周边与自身的资源做合理优化的配置,丰富自身的实力体系。

    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我发现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力。

    向环境借力。

    比如,聪明的同学会为自己营造一个最能让人专注的学习环境,或是组队搭伙,互相监督,协同前进。

    他们在目前无法拿出十足的自律水平时,不会自我否定,破罐破摔,而是积极寻找他律。

    向人借力。

    奇葩说辩手黄执中有个习惯,每当与各行业各领域的牛人聊天时,他都会问对方:你可不可以将你那个专业里最实用,最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我听?

    聪明的人明白,获得进步最高效的方式,要么是找大神带你,要么多与身边优秀的人在一起。

    向工具与资源借力。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先生在2016年新生入学仪式时建议大家: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不是记住每条信息,而是要记住获得信息的路径。

    现在人人都在网络上获得近乎饱和的资源,而资源的筛选整合,获取路径的归类整理,将成为个体竞争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

    毕竟,人告别原始,走向文明的分水岭就在于:学会了使用工具。

    向规律借力。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独特的运行法则,只要把握好这个法则,就能够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学习有更高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就藏在老师和优秀的同学那里。

    人际交往有独特的讲究,可以留意身边受欢迎的人是怎么为人处世的,或者读一读相关书籍,并抛却偏见,去粗取精。

    工作能力及职务晋升也有迹可循,就怕你缺乏向他人要反馈的勇气,或是总觉得自己行。

    这个世界上,除了努力,还有借力。

    努力拼身体,借力拼脑子。

    当你已经努力到山穷水尽,千万记得,还有借力这一说,也许它可以把你带到柳暗花明。

    2018年7月2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业路上(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is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