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成为了我

作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_威海 | 来源:发表于2017-11-09 11:13 被阅读0次

    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一切不再像大学毕业时那么激动,仿佛经历过波澜壮阔,一切只是水到渠成,就连离别时自己想象中的眼泪,也没有及时到来,只是面带微笑,默默不舍,互道珍重。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那个美丽的海滨小城——威海,6年前,就在那里,告别了我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我入学是在2005年,作为一名内陆学子,首先惊艳我的,是那蔚蓝辽阔的海,从此,遥远的看海梦成为了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事情,而这也一度成为了我向高中同学炫耀的资本。学校后面有个小山丘,在没有被开发之前,我们很爱爬上那个小山去看海,不高的小山,爬上去却着实要费点儿劲,然而,登顶之后的放松和快乐却是无与伦比的。立于山尖,三面环水,晴天碧海,极目远眺,思维可以任意驰骋跳跃。而当傍晚降临,金纱般的余晖轻盈地笼罩着金海滩,海与天的交接处更呈现各种光彩,瑰丽无比,是情侣依偎漫步的好去处。

    刚入学的我还幸运地碰上了20周年校庆。学校里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青春活力,学生会以及各色社团争先恐后纳新,而我们这些初次离家的新鲜血液也迫不及待想要找到与自己有相同兴趣爱好朋友。那时候还不太流行喷绘海报,大都是精心手绘制作而成,诚意十足。几乎每个社团前面都围满了我们这样的新生,带着好奇的双眼,忙不迭地跟学长学姐们咨询,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落了后,不能加入。

    高中的我,虽然成绩不错,但个性偏内向和保守,在大学里我想要挑战不一样的自己。于是,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记者协会举办的“校园生活面面观”演讲比赛。我一遍又一遍修改自己的手稿,赛前不停地给自己打气加油。在那个简陋的A楼教室里,我永远记的自己第一次面对观众演讲的情形。一双双眼睛盯着我,仿佛一把把锋利的剑,我心里扑通扑通跳得厉害,紧张不安到甚至忘了词儿,后来我一想,挑战自己有什么好怕的,豁出去了,渐渐开始围绕主题自由发挥,逐渐看到了观众们肯定赞赏的眼神。时至今日,演讲的技巧和方法我仍然稀里糊涂,那次比赛恐怕也早已被人忘却干净,但我一直记得并深深感谢那次比赛,那次突破性的跨越,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重新规划起自己的大学生活。

    若论起学校的建筑,首推典型的工科起名特色,以A楼、B楼、C楼等字母为名。最有特色的是主楼H楼,从校门口望过去,宏伟壮观,主楼前面的音乐广场是室外文艺汇演的绝佳舞台。而冬天下雪的时候,这里又是溜冰打雪仗的好地方。A楼、M楼、G楼以及后来的N楼都是我们自习或活动最爱的场所。A楼历史最悠久,站起来时凳子有时会“吱呀”一声,自习的人相对较少,早期学生活动常在那里举行。N楼在我大三时候才建成,依山傍海,适逢学校试行基础学部,全校的新生们都在这里上晚自习,静谧的学校一角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氛围。

    一路走来,可亲可敬的老师们的教导至今言犹在耳,而同学、室友、老乡们的情谊也值得我一生珍藏。攻读博士期间,总会定时收到校报老师给我寄来的校报,薄薄的信封里,承载着厚厚的来自母校的牵挂。每次打开报纸,我总会认真地从一版读到四版,看看母校的新变化,看到学弟学妹们获得了各类奖项,心里总是默默自豪;而细读四版的文学作品总能唤起我当时写散文的快乐,进而想起在校报期间,几位老师热情耐心指导我们写作的点滴瞬间,一切仿佛都在昨天。有母校的学弟学妹们来我所在的生化细胞所参加夏令营或者保研面试时,总会来找我一叙,虽未曾谋面,却格外亲切,言谈之间聊及学校的种种,总是意犹未尽。

    时间的齿轮不紧不慢往前走,却从不停歇,转眼间距离入大学已经将近10载,离开母校也已将近6年,仍忘不了在母校的那些岁月。在那里,我由懵懂走向成熟,由迷茫走向从容。而今,母校也已30华诞,30年的蜕变,30年的辉煌,母校学子的身影已分布在大江南北,驰骋在各行各业,正为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感谢母校,感谢那梦里的第二故乡,衷心地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这里,我成为了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jp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