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述一下我和朋友的看法
大家一定听过纸上谈兵的故事,在此就不多表达。
赵括就成了古人和现代人的笑柄。于是,他就给我托梦,让我帮他澄清一下(不要在意细节)
首先,在这个故事中有很多疑点:据我所知,这件事是赵括的母亲转述的,一个失去了儿子的妇女却能说这么多有一些损儿子的话似乎不合常理。再者,赵括的父亲赵奢在赵括并没有打过大败仗时,凭什么就能说赵括实战很弱呢?假设赵奢当时看出赵括没有实战方面的能力,只会纸上谈兵的话,并且他当时还说破赵军者必括也,为什么不带着赵括去打几场仗,训练一下赵括的能力呢?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除非是神一样的将领,都是不可能干过白起率领的大量秦军的,赵括战败也是在情理之中。况且我认为,赵括至少还是很有眼力的:他提拔了之后成为战国四名将之一的李牧。
许多像这样的历史事实,要么在记录时就已经有了错误,要么就是在后人的口耳相传中失去了真实性,富有了戏剧性,赵括也因此被误解。在这件事中,我认为有两种可能:1,赵奢不擅长教育2,赵括明知敌不过秦军,就先跟母亲说好了这一番话,好让赵家有个台阶下,大家认为还有什么可能性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