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齐思维游戏引导师培训总结
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1 日,和七位爱学习的妈妈,两位老师一起相聚于啦啦好,参与六六齐思维游戏引导师培训。这一次六六齐思维游戏引导师培训,和以往的课程不一样,拥有两位导师的带领,同时配备了两位观察员,这一次很感谢刘老师让我以观察员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

两天的课程,透过理论和实践看到我们与人相相处的模式,发现在陪伴和引导孩子中存在的问题。不管你是否知道六六齐,也不管你是否会玩,都没关系,因为在课堂上玩起来了,你就放松了,就呈现出了你最自然、放松的状态。大家第一个一起玩的游戏叫六六阵,分为两个组,由两个会玩的妈妈带领。不同的带领人就会有不同的方式带领,带出来效果也有不小的差别。
其中一个带领人选择的方式就是安静的等待大家看说明书,当有组员有疑问的时候,就解答他的疑问。另一个带领人选择的方式就是很详细不厌其烦的说明规则带着组员一起玩。作为观察者,我们本能的替看说明书的哪一组着急,另一组都已经开始玩了,这一组成员却没有什么进度的感觉。等会开始比赛了怎么能行呢?事实证明我想多了,这一组整体的发挥比另一组更稳,对于规则也更为清晰。为什么会这样呢?

下午的理论结合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点,让我们透过理论知道了人是如何学习的。人的认知过程是先从身体——感受——情绪再到认知和精神的整合。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必须经由他们的身体、感受、情绪和心理的整合,才会产生认知。作为成人,我们不断的对孩子说明一个道理,这中间剥夺了他使用身体去感受的过程,自然无法形成属于他自己的认知系统。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你不断的对孩子强调一杯水烫,他还是会忍不住去玩,只有让他摸到烫的感觉后,他才会停止。

透过观察,我看到了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有人会将别人下好的棋子拿回来,放到另一个可以得高分的地方;有人会在伙伴要下棋的时候推开伙伴的手;有人会不停的为团队出主意,却不敢作为代表下一颗棋,有人会原本冷静有部署的下棋 ,却在有权威介入的情况下慌了阵脚,连最基础的规则也忘记了,有人会在团队中越退越后,甚至将自己原本的位置让出来。七个人各不一样,却都能在他们身上照见自己的影子。

很多时候,我都在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控制着别人,就如同下棋一样,你看我是为你好,这样能得高分。但是实际上呢?这背后其实是在说:你看,我比你厉害,你要听我的。很多时候在面对权威的时候,也会害怕和讨好,丢失自己和原则。有讨好就有打压,面对自己的下属面对孩子也无法保持该有的中正。很多时候,我也会一再的退让,让别人做我的主, 当听到别人说:你这件衣服太丑了,你怎么又胖了…..这些语言时,我就会把自我的主权让出来,想办法瘦下来,按照大众的审美挑选衣物。在理论的部分我知道了,这些行为都叫做远离自我。
这种无知无觉放弃自我的过程就是不能为自己负责的表现。当我们不能觉察出这一部分时,我们的内在会经常陷入冲突、混沌、不安、被环境左右的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