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家庭的觉醒》

读书笔记|《家庭的觉醒》

作者: 安度蓝 | 来源:发表于2022-11-06 01:11 被阅读0次

    第一部分 新的觉醒

    “自我的咆哮”触发恐惧,把痛苦投射到他人身上,好让他人看起来他们是造成我们痛苦的原因。觉醒的教养方式试图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本身。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要学会关注自身的想法与感受。父母必须充分地与自己的内心保持联系,才可以成功地完成这个角色要求的任务。信念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如果想改变什么,就要从这里开始。

    第二部分 教养的迷思

    迷思之一 :教养都是为了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与他们的真实身份匹配,而不是把他们与我们的幻想匹配。不是让孩子适应教育方法,而是让教育方法适应孩子。

    父母如果认为自己养育孩子是无私的,这绝对是危险的,因为它让父母自以为站到了正义的一边。那些感受到自己有压力去保护父母免受失望的孩子,会放弃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去取悦父母。只有父母认识到自己所采用的教养方式并不是无私的,而是对实现教养目标的渴望与执着,才能避免这些消极的暗示。对成见和恐惧的依赖会阻断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迷思之二: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

    如何活在当下,年轻的孩子才是大师。孩子身上的品质多种多样,变现形式不断变化,有天赋异禀的时刻、也有平庸如常的时刻。正因如此,他们需要自由地表达自我,而不是被取悦我们的压力所拖垮。孩子做平凡人也很好,是你自身的匮乏感需要孩子被贴上高人一等的标签———他们其实不需要,是你的“自我”需要。

    如果我们退一步,等孩子的内在个性慢慢展现,我们给予孩子的就是珍贵的无法估量的、发展自我的礼物。

    迷思之三:孩子有好坏之分

    好孩子的“好”,是以他们的行为有多么配合我们的生活来衡量的。我们爱“好”孩子,因为他们使我们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在孩提时代被贴过的标签好像套在脖子上的绳索,多年后还会令我们因羞耻而喘不过气来。拥有一个坚实的内心基础是避开他人的无意识投射的关键。

    迷思之四:好家长是天生的

    为人父母不是天生的技能,不是你是一个好人,你就会是一个好家长。教养子女是一种需要多年培养的技能。父母需要意识到这份承诺之深远,需要艰苦的努力,而不是编织幻想。

    迷思之五:有爱就是好家长

    爱,无意是联结人的重要元素。

    但是如果认为,只要我们足够爱孩子,就可以为他们提供所需,这是另一个迷思。仅仅因为我们爱孩子,并不意味着我们知道如何在当下与他们相处,与他们的内心世界达到同样频率,或者有能力帮助他们认识真实的自我。尽管我们是出于最简单的目的,我们的爱却很容易变得不再是爱,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恐惧。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在爱孩子,而孩子感受到的是控制。为人父母的关键一课,是学会让孩子好好接受到我们的爱。明白我们的出发点与孩子接受到的信息之间的差异。

    我们的许多爱其实都是爱自己,只是伪装起来成了爱别人。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进入人际关系时,都在寻找从他人那里获得使自己感觉良好的体验。

    有些家长竭尽全力取悦孩子,他们认为爱就是要当好人,就是永远不让孩子觉得有半点不舒服。这些孩子无法忍受任何形式的不适。因为他们的父母教导他们觉得不舒服是坏事。因此,为了逃避不舒服,他们经常沉迷上瘾。这也证明,我们对于爱的理解足以抑制我们的能力,使我们不能真正满足孩子对我们的需求。

    迷思之六:父母的使命是培养快乐的孩子

    生命不会永远是快乐和舒适的,无论我们多么希望它是。不经过磨砺,我们就不会成长。生活中的快乐和痛苦会给我们带来同样的机会。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对待人生,并且教会孩子怎么去做,我们便可以停止对幸福的追求,因为我们已明白,投入到生命安排的所有过程已经是最大的圆满。

    当孩子考了低分,并不代表孩子注定要失败,我们鼓励孩子接受这个分数给他们带来的感觉,分数并不能定义孩子,相反,还可以从中学习和成长。教育孩子与自己内心的力量保持联系。

    每个时刻都包含着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儿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他们并不为各种际遇写下高兴或不高兴的剧本,他们感受着自己的感受,然后继续生活。这种随遇而安的能力,在许多大人身上找不到。

    迷思之七:家长需要控制一切

    父母需要控制的是自己在孩子身边的表现,对孩子没有控制权。

    作为父母,我们唯一能控制的事情就是我们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以及我们布置的家里的环境。

    我们不能只保留孩子身上那些我们喜欢的品质,而抛弃那些我们不喜欢的品质。我们没有权利对孩子如何表达他们的人性发号施令,随着生命历程的展开,我们的职责是拥抱他们,为他们的生命喝彩。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的经历,即使有些经历是痛苦的,他们也有权利去感受。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对许多挑战,我们必须战胜它们。每个人的际遇不同,但要战胜困难,我们都需要我们爱的人的帮助。你的孩子不需要认为她碰到了困难是因为哪里出了问题,他只是单纯要求你接纳她原本的样子。帮助他面对困难,而不是怨恨困难,你可能会意识到,没有困难就不能成为现在的他。他需要的是你接纳他的局限。

    第三部分 了解我们的反应机制

    走进内心世界,认识真正的自我,是一种艺术,一项需要时间去修炼的艺术。

    找到迷失的自我,重新与迷失的自我做朋友。

    面对父母不觉醒的教育方式,孩子没有世故的技巧去保护自我。他们没有能力去将父母的话语、行为和反应视为父母早年经历的表现。他们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跟自己玩,看到的只有父母的心不在焉、漠不关心,因此他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孩子无意识吸收了这些情绪,逐渐这些情绪取代了真实情感,成了孩子的情绪模式,并指导他们在成长中如何去面对生活。

    寻找自己才是活出充实人生的关键。才不会继承我们在过去人生中形成的扭曲的情绪模式。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赖于任何人或外在之物,而只是建立在我们的本质真我之上。

    我们反应背后的驱动力是恐惧。恐惧是我们之前谈过的各种文化迷思的基础,也巩固了我们从家庭里获得的情绪模式。我们总是为孩子的安全快乐和幸福担惊受怕,因此我们总是很容易被他们刺激到。

    当我们被恐惧控制着,行为处于高度保护和容易受刺激的状态时,我们无法看清眼前的孩子,也无法享受真正的亲子关系。一旦我们看清了情绪反应和恐惧之间的关系,便可以看见支撑所有反应的那种更强大的感觉。恐惧的核心只要有9类恐惧:不被爱的恐惧、对冲突的恐惧、投入的恐惧、独立自主的恐惧、对于不幸福的恐惧、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失去控制权的恐惧、对平凡的恐惧、对短缺的恐惧。

    一个自由的自我并不是一夜之间能成就的,而是靠我们一层又一层地剥开我们的自我,以正念以及修炼出来的智慧取而代之。

    第四部分 新的教养技巧

    从期望到投入

    期望是我们内心的恐惧和未实现的心理需求的伪装。我们只能对一个人抱有清晰的期望,那就是我们自己。没有人愿意听到别人说自己必须达到他人期望才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同。这只会促进子女的反抗心理。只有拿出真诚来正视我们黑暗的一面,我们才能成为子女需要的好家长。类似睡觉、作业、饮食这样善意的期望也有问题,这一切其实是因为父母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放不下对子女的种种约束,更重要的是放不下自己的焦虑。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感觉完整和投入,我们没理由要去过度补偿。当受“应该”心态支配时,我们就坐上了顽冥不灵,高高在上且不听劝告的宝座,使他人与我们陷入对立。期望是受到强烈的自我驱使,对孩子的投入则是从心出发。从心出发意味着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对待生活。每一刻都是新的,聆听生命每时每刻所蕴含的信息。用他们和我们各自的方式共同创造出来的生活,正是生命的奇幻美妙之处。

    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

    当我们不再盲目反应,开始真实表达,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会发生巨大的改变。真诚的表达自己时,是为双方关系注入了风度、正念和责任心。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做出改变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活在当下。世事无常,没有什么永恒不变。执着于孩子某一时刻的表现,等于否定他们成长与更新的潜能。我们让孩子闭嘴,反映出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去感受和接受我们真实的感觉。当我们接受自己身上的光芒以及阴影时,我们也允许我们的孩子这样做。我们提醒了他们,真正的勇气来自坦白和真诚。生活每刻原本的模样包含了无限的丰富资源,只是我们的恐惧阻止了我们去挖掘上天赐予的每一刻的丰盛资源。

    从混乱到平静

    生活中有时顺利,有时不顺,但无论高潮还是低谷都不影响我们的本质。我们感受一切,但不被任何事情所塑造,只有真我能够代表我们。情绪不是永恒的,情绪并不能说明他们是怎样的人,正如我们的情绪也不能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允许情绪起伏,它们会来也会走。每天抽出几分钟来静坐,关注自己的呼吸,让我们的心从无休止的信息处理中暂停一会儿。

    每天通过静默练习,聆听心里的话,不参与进去,内心的噪音会慢慢消失。在与孩子对话时要学会深度倾听。检验我们谈话是控制还是沟通的一个明显信号就是孩子的反应。心的交流无需语言,只是愿意以接纳和温暖的心去沟通。当我们的声音、我们的凝望、还有我们整个身心都牢固地建立在我们平静的内心之上时,我们可以与人建立起深刻的联系。万物皆有其时,待时机成熟,事情自然会实现。观察事物自然发展让人觉得痛苦,说到底,我们是害怕愿望得不到实现。子女教养是一场信心之旅,要求我们全然信服于宇宙以及它无穷的力量。我们的信心越足,就会越少担忧孩子的前途。不是我们成长所需的东西,它就不会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

    从有角色到无角色

    除去名字、角色、身份之外,我究竟是谁?角色使我们困在一个固化的心理形象中,而不是做真实的自己。孩子的潜能是从每天的生活经历中发现的,不是存在于我们催促孩子要完成的未来目标里。向大自然中的大地、空气、火、水学习,摆脱自我为中心的角色,走进无角色的境界。

    从情绪到感受。

    不能好好处理感受时,情绪就会爆发。感受只能发自肺腑地,从非常个人的层面去得到我们的承认。关注感受,听它倾诉。我们意识到正在体验强烈的感受,便不会让它通过情绪倾泻而出。焦虑时,首先承认真实感受,和焦虑感共处,单纯地感受它、观察它。感受是晴雨表,情绪反应是我们自我被触动的提示器。当我们与情绪共处,安静地观察着它们,而不是拿来编故事,便会慢慢稳定下来。

    从干涉束缚到独立自主

    你的感受绝对是有道理的,问题不在于其他人是否理解你。问题是你自己是否理解自己。我们不应该去评判感受,感受就是感受。和感受共处,才能感受它。感受是你的,不是他的。没处理好的感受会化作具有破坏力的情绪反应,会对孩子的真我表达造成永久的伤害。父母无法区分自己和孩子的感受称为“情感融合”。享受不到和孩子的亲密感觉是因为我们不是真正地在和孩子交流,而是在和我们内心的投射交流,那仅仅是我们心目中孩子的形象。只要对方允许我们对他们保留着这种印象,我们就会感受到彼此亲近。一旦我们心中的形象与对方真实模样不相符,这种亲密感马上消失。(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害怕妈妈不要自己)不惧怕不同观点带来的不愉快,培养情感自主能力,拥抱伤痛。

    从评判到共情

    我们期望孩子成为我们评判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做法不仅不公平,对孩子日后面对不公时保护自己的能力也十分有害。我们不要关注行为,而要去问每个人内心具体经历着什么。行为最终受感受驱使。与焦虑沟通需要另一种语言,它发自内心而不是头脑。真正对他人产生共情时,不会对他人有所期待。要做到迅速放下期望,要求我们专注当下,明白与他人相连是一种每时每刻能量的交换,但并不保证事情会达到什么结果。给感受一个空间,当感受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被表达出来,并被充分肯定时,孩子便能处理它。让它们慢慢消失,而不必用间接的方式让它爆发出来。

    从纪律到开明的规矩

    孩子出现的所有纪律问题,都是由于家长缺乏纪律。建立健康良好的规矩也能让他们感到安心。不能设立自己都不遵守的规矩。定规矩时要清晰明了、平和冷静、富有同理心。保持清晰的界限。保守界限时,以保护孩子健康或生命为前提。以身作则,不再虚伪。

    从战场到谈判桌

    我们对孩子主权的否定,制造了亲子间的许多战争。随着我们学会尊重内心的独立自主权,我们也必然会尊重子女的权利。我们不再以抵触的态度不假思索地说不,而是在一种接纳的氛围中与他们共处。倾听孩子没有表达出来的愿望,帮助他们创造通往梦想的路。远离盲目的溺爱,从单赢到双赢。冲突也可以是健康的,带来对话的机会,让双方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孩子表达信任、开放、真诚、勇气的信号。谈判的艺术是我们能传授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一课。教孩子学会不把分歧理解成人身攻击,懂得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都不同。每个声音都是重要的,都需要被倾听,无论这个声音要传达什么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家庭的觉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mm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