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朗读者

那些朗读者

作者: ericazhan | 来源:发表于2016-11-13 20:24 被阅读44次

我们都喜欢好故事。从床前故事,到电影电视。故事充盈在我们的生活,浸润着生活。
文字中,影像里,俱可以尽情享受故事的魅力。不过,我最喜欢的,却是听故事。我喜欢在声音里,听着故事一点点铺开,一个个人物仿佛款款走来,身影模糊,但举手投足间,感情充沛。

最开始是奶奶睡前讲的民间传说,老鼠闹元宵,嫦娥,灶王爷……伴着故事入梦,这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多年后,听故事又一次回到我身边。

我难以忘记高中时第一次听Jim Dale朗读的Harry Potter,那种惊喜与愉悦。作为哈利波特的忠实粉丝,实在看不下去电影系列,只好回到黑白的文字本身。然而Jim Dale的朗读,一下子点亮了那个HP世界!哈利的声音是温和的,邓布利多的声音是慈祥的,马尔福的声音是傲慢的,更别提多比的尖细扁滑,赫敏仿佛被掐着嗓子挤出来的轻柔,哈,大叔一个人朗读7本,里面众多角色居然各个分明,HP世界在他的声音里变得立体鲜活,触手可及。那时候,下课,公交车,睡前,全都在听,就像网友评价,Jim Dale的声音是彩色的。

HP算是启蒙,大学时正式走入有声世界,世界一下子宽广了,丰富了,热闹了。

比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当时睡前听的,结果越听越开心,睡不着了。直接笑了出来,简直太好玩太开心了。以为是个活泼的大叔读的,后来一查原来是个活泼的老爷爷读的,业界良心啊~

比如,Emily Fox,这位被奶爸心心念念的女神,朗读作品虽不多,各个精品。Never let me go,石黑雄一的作品,女神演绎的细腻而忧伤。对原著基本无爱的我,听完女神版本,不得不说鞠了一把同情泪。I capture the castle,类似美国版的边城加合体,女神演绎,又成精品。

有些书是看过之后,才找到有声版本。这部分对我来说,名著居多。名著大多有有声届大腕演绎,听与看,都是一种享受。

有的书也许可能乍看简介,兴趣缺缺,不过若是有喜欢的朗读者为其演绎一番,自然也是不可错过。正像前阵刚听的命运里的错,韩剧风的少男少女故事,kate动人的声音下,听这个故事是我难忘的回忆之一。

有的书经典,但是不同人演绎依然有不同的味道。

毕竟是另一语种,有的书对我还如同高山,尽管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但真打开音响倾听,还是挑战。狄更斯的书韵味深长,很适合朗读,但大家之作,又是20世纪前的英语,难度相当高。呼啸山庄,二姐苦心孤诣写就此书,用词颇为晦涩。

有的作者喜欢朗读自己的作品。

读得好的,比如芒果街上的小屋,作品本身就俏皮清新,而作者的声音正是甜软可爱,二者一搭,效果十足。

自然也有悲剧的。比如万物简史,这么一本有趣的书,但是Bill Bryson大叔的朗读缓慢沉稳,这时候就不要混搭好么。还有追风筝的人,胡塞尼的故事写得及其出色动人,但本人的朗读水平就相形见绌了,当然有天生音色成因在,只好含泪放弃有声版。幸好灿烂千阳他没读,找的是一个声音温柔沉静的姐姐,又是一大享受。

现在到了阿国,下班时光,一个人的宿舍,打开音响,听听那些朗读者,故事总在我身边。

有位高人说“听人的声音是会上瘾的”。隐隐有这种感觉,朗读者的抑扬顿挫,或炽烈或平静,时而忧伤时而欢快。音响里的声音,经过空气振动的传播,进入耳中,就好像一个个新奇的世界扑面而来。

你不能像看电影一样,只需要坐着躺着被动接受就好。听一个故事,总比看一个故事稍微费力气一点,但一定不会白费功夫。没有画面填满你的全部注意力,要想聆听,你需要全神贯注,你需要主动参与,你需要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你也是故事的创造者,赋予他们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间,是你的想象力。

找个安静的时间,打开音响,静静的,听着那些朗读者讲述故事。
2014.3

相关文章

  • 那些朗读者

    我们都喜欢好故事。从床前故事,到电影电视。故事充盈在我们的生活,浸润着生活。文字中,影像里,俱可以尽情享受故事的魅...

  • 如何分摊秘密(七)

    十、拉格朗日插值法 本节介绍拉格朗日插值法,学过的读者请略过。 从数值分析的角度来看,拉格朗日插值法常被描述成是用...

  • 你来了,就别走!

    继《见字如面》后,朋友圈又被《朗读者》刷了屏,被称作“文化飨宴”“综艺中的一股清流”。 前些日子,“朗读者”线下朗...

  • 怎样让人物用真挚的语气表达出自己的爱意

    无论你对《廊桥遗梦》持何种看法(一些读者喜欢,许多读者讨厌;就个人而言,我对这种感伤的爱情故事非常着迷),在弗朗西...

  • 赵文瑄的猫

    这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演员赵文瑄的朗读对象颇有些奇怪。其他的朗读者是读给人的,赵文瑄是读给他的猫的。在朗...

  • 从小被父母逼着学乐器的人,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

    看到郎朗最近大婚的新闻,让我想起早年看到的那些关于郎朗的报道,全都围绕在他父亲对他近乎严苛的教育上。 比如郎朗7岁...

  • 日常的诗意,平常的浪漫

    ——读《6点27分的朗读者》 两天不到的时间就读完了让-保尔·迪迪耶洛朗的小书《6点27分的朗读者》。这是一个简单...

  • 那些年看过的《读者》

    我这人固执,不爱看书,总觉得自己的生活比任何一本书都要内容丰富且真实。除了《读者》,当年每次路过报刊亭,都会看看有...

  • 简书上的那些读者

    最近我在简书上坚持日更,一方面,我希望能用文字记录我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分享给那些...

  • 关于《读者》那些事(102)

    当《读者》还是《读者文摘》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每期必买,一直坚持买了三十多年。 直到去年《读者》从6元升到9元以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朗读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ov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