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
01
今天听吴伯凡老师讲了一个亲身经历,感受颇深。
七八年前,吴伯凡老师费劲周折,终于得到了一个采访一家著名企业创始人的机会。那天的采访约好是在下午两点在企业家的办公室见面,照规矩,大家会提前五分钟到。可是当吴伯凡老师刚从一楼走到二楼的企业家的办公室门口,就看见企业家已经站在门口了。
企业家看到吴老师,连忙迎上去说:“您是吴老师吗?”当时企业家谦虚的程度让吴老师感到震惊。
然而,震惊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在采访的前十分钟里,几乎都是企业家在问吴老师问题,且问题都很细,显然,企业家肯定在事先认真做了大量的功课。
聊到中途的时候,企业家说:“吴老师,我有一个小请求,你能不能陪我抽支烟?”
听了他的话,吴老师一愣,原因有二,一是吴老师平时是抽烟的;二是在企业家的办公室吴老师肯定是不会抽的。
后来吴老师复盘这个细节发现:
1.他事先肯定知道我是抽烟的,而他自己只是偶尔抽很淡的烟。
2.他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是不说话,坐在这认真的接受采访,不抽烟;二是比较礼貌的说你想抽就抽吧。——即使他这样说,我也不会抽,因为会觉得非常拘束,特别不合理。
但企业家说了这一句:“我有一个小请求,你能不能陪我抽支烟呢?”
我们再来看这句话,他不说“你可以抽烟”,是因为怕你有一种受到赏赐的屈辱感,而说“我有一个小请求,你能不能陪我抽支烟呢?”
他的公司做的很大,很有成就,但身段放得那么低,对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感知得那么细致,这位企业家的能力是怎么来的呢?
复盘他职业生涯发现,他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工作了,是给领导做“三位一体”的工作:司机、秘书、服务员。在这个工作中,他不仅负责领导的出行和生活,甚至一些工作上的机要信息,领导也是非常放心让他干的。
在工作的过程中,他养成了这种“敏于行,讷于言”的习惯,就是“行动起来特别迅速,但话不能多”。这里的“话不多”,不是迟钝,而是细致地去观察和感受他人的需要。
这段经历让他练就了其他人很少练就的能力,吴老师称之为“刀锋竞争力”,这种能力很难在商学院里学到。
这个案例也说明,场景性的知识永远比非场景化的知识重要得多。
故事引用吴伯凡老师的文章《脱离场景的学习是无用功吗?》
02
寿司之神吴老师的故事讲完了,我们把镜头转到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小野二郎做寿司的时间超过55年,直到70多岁,他还对寿司有很多新想法。
在小野二郎的店里做学徒,首先必须学会用手拧毛巾,毛巾很烫,一开始会烫伤手。没学会拧毛巾,就不可能碰鱼;然后,要学会用刀、料理鱼。十年之后,徒弟才能煎蛋。
纪录片里的学徒说:“我练习煎蛋很久了,以为自己没问题,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时,却不断搞砸。他们一直说‘不行,不够好’”。
十年的基础训练完毕,一名学徒终于够格煎蛋,却发现自己似乎永远无法满足师傅们的标准。他又花了4个月,经历200多个失败品后,做出了第一个合格的煎蛋。
小野二郎说:“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终于承认这名学徒为“职人”时,他高兴的哭了。
如果是你,你能清晰地说出那200个失败品的不同吗?能说出那200个失败品和唯一的合格品之间,微妙的临界点在哪吗?
这就是为什么花十年学习拧毛巾、用刀和料理鱼?是为了建立精微的微观体感。
达芬奇为什么要练习画鸡蛋?为了建立精微的观察和手感。
用普通人的视角来看,鸡蛋都一样。但要是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就要不断练习,在最不容易建立观察的地方,建立每一个微小处的觉察。
而这种细微的微观体感,需要在实际的场景中大量刻意的练习。
想吃不?哈哈故事引用梁宁老师的专栏文章《看产品的微观、中观和宏观视角》
03
最后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两个实际场景中学习的感受。
第一个场景是过去三年里,亲身参与大大小小近百场的演讲分享,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1.如何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2.演讲的支点在哪里?
首先,我们先来看听众为什么注意力会不集中?我们从大脑接收机制的角度来看,我们正常人的语速是平均每分钟150个词汇,而倾听的能力则是每分钟可接收近1000个词汇。二者之间的差值显然留给了大脑充足的时间,使其有机会神游四方。
其次,在演讲稿内容的设计上,要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的降低听众的认知负担,即“真佛只说家常话”原则,这进一步给了听众注意力更大的自由。
这样说来,我们真的对此无计可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破局之道就是用演讲者专注沉浸的状态来营造一个能量场,把听众的注意力尽可能的聚焦。
回想最近,有两次分享,自己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
第一次,是吴老师分享诗词,全程我舍不得漏听一句话,吴老师营造出一个强大的能量场,像磁铁一样把我的注意力牢牢吸引。我的注意力甚至和我思维分离,因为当我试图用元认知来觉察这个时刻,我发现已经控制不了自己的注意力了,它已经沉浸在里面无法自拔。
第二次,是孟老师分享一本“死亡”主题的书,这本书每一章都会推荐一部电影,内容也是围绕电影和死亡展开的。这本书,我很喜欢,认真看过里面的每一部电影,还做了一万多字的笔记,在孟老师分享这本书时,之前看过的电影,以及看电影的场景,一起看电影的人,看电影之后的感受......全部浮现脑海。
孟老师的分享一字字、一句句,像水一样流进我的身体,回忆,现实,死亡,电影,极其富有磁性的声音......全部融为一体。
我醉了,彻底的陶醉了,偌大的咖啡厅安静极了,除了孟老师的声音,只剩下了心跳,咚、咚、咚......
复盘这两次分享,你会发现最大的共同之处是我的情绪被点燃了,情绪的力量实在是大的可怕。
梁宁老师说:“情绪是人底层的操作系统,而人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一个一个的APP”。
我们后天学习的的东西,都是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真正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演讲分享亦是同样的逻辑,我们来看开始提的第二个问题——演讲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你沉浸的领域和能调动听众情绪的重合点。
当我想到这里,之前自己做过的那些失败的演讲,反馈好一点的演讲,自己喜欢的演讲,甚至是好的文章,好的电影,哪些好的点,全部打通。
对于情绪的理解又多了几个维度,这就是我基于几十次演讲分享的场景对于情绪的觉知和学习。
我有一个小请求,你能不能陪我抽支烟呢?04
近日在准备考研,因为想提升数学的学习效率,我们组建了数学的讲题小组,每天把自己学到的内容轮流讲给对方听,已经持续两周了,在这12次的讲题中,我也有几个感受。
首先,没有足够次数的重复根本不叫学习,用数学的例子,你如果没有把题做至少3遍,相关视频看至少2遍,你是讲不清楚的(智商高的除外)。
在看张宇老师讲高数的时候,老师第一次提到高数的学习要经历三个阶段:
1.朦胧地感知
2.清晰地再现
3.灵活的融通
张宇老师浪漫一点的说法就是“从一面之缘到生死之交"。
这期间可是隔着千山万水,没有足够多题的滋养根本建立不起对数学公式的微观体感,请注意我的用词是“滋养”,不是“折磨”。
一念一世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是在逐渐和他们成为朋友,从而建立有滋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生死之交,不是吗?
对这件事最深刻的领悟的发生在前天的讲题中,内容是线性代数的相似矩阵和相似对角化,这一章比较综合,我之前掌握也不好,所以在讲课之前压力很大,准备了大概4个小时。
在讲题的过程中,当我提问晓珂,题中涉及到哪些伴随矩阵的公式,晓珂停顿了一下,想了5秒,说出来一个公式,立刻反问我:“对不对呀?”
我也立刻给出了答案,这答案早已在我脑海中演练过十几次。
那一刻,我突然有了深刻的觉知。
原来从一面之缘到生死之交的距离是这样的!
原来所谓的考试就是自动化输出,犹豫和不熟练注定被淘汰出局!
原来所谓的认知就是这样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建立一个高宽带的专线连接!
本质就是:你只要不断的重复,它就会从偶然一次连接开始,逐渐建立一种固定的连接,而且这种连接重复的次数越多,连接就越稳固。
所以,怕什么学习难,一次有一次的惊喜!
我有一个小请求,能不能给我的文章提一点建议呀?
引用郝云宏的《管理学》和宁向东的《管理课》smil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