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晴
亲子日记第1854篇
今天中午,有一个同事问我,公司规定的《从社会人到职业化的转变》的三百字感悟,他可以参考一下,因为他觉得自己文化水平有限,根本写不出三百字的感受。所以,他与其劳心费神的思考,还不如按照我写的照葫芦画瓢,应付完算事。听到同事这种还没有尝试,就认定自己不行的固定思维。我不仅想到了稻盛和夫从囚徒思维到变通思维的第三次觉醒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是:20世纪60年代,京瓷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利润不断下降,公司面临着停滞危机。员工们一心想着多跑市场,争夺现有的订单以提升业绩,可却收效甚微。在危急关头,稻盛和夫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决策。他专门挑那些其他公司接不了的订单来做,甚至还会主动向客户提出产品预想。客户往往会很心动,立马拍板签合同。
可实际上,以当时京瓷的技术,根本无法做出这样的产品。面对员工们的不解,稻盛和夫解释说:“别的公司只接现有技术能做的,那我们就接不能做的。既然技术不够,那我们就反过来,用订单逼着我们研究新技术。”在巨大压力下,京瓷的研发团队不断向新产品、向未知的领域发起挑战,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没过几年,京瓷便重新跻身行业头部。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感悟到,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遇到问题停滞不前、走进死胡同,就是因为思维固化,陷入这种“囚徒思维”。其实,事情有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如果学会变通思维,主动推翻眼前的高墙,我们就会发现危机之中,也藏着转机。所以,当我们遭遇瓶颈、走到死胡同时,试着提醒自己:山不过来我过去,此路不通换条路。因为困住人的从来不是外物的束缚,而是。自己脑海中那道无形的囚笼。
利津高级中学 郭明迪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