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后,向前虽然对工作有所适应,对这里的伙食却颇有微词。本来每天两顿饭,向前就不习惯。可来了北京一个星期了,每天两顿饭都是青一色的大米。这更让向前无所适从,他是山西人,每天以面食为主,可这里每天每顿都吃大米,让他情何以堪。
这天晚上,向前下班后肚子实在有些饿,便叫上老乡想岀去吃碗面条,一来改善一下伙食,二来对老乡表示一下感谢。
在和队长请示后,老乡引他来到一家附近的面馆。就像以前和文强在一起干活一样,向前习惯性要了两个小菜和两瓶啤酒。坐定以后向前迫不及待问刘利元,这里怎么每顿饭都是大米,老板每天就只给我们供应大米吗?
刘利元说:“老板本来供应给各个项目啥都有,每个星期都由队长给老板上报,需要什么就报什么。因为咱们队长是湖南人,喜欢吃大米,每次他都让老板给我们送大米,这个问题我们也和队长提过几次,可这个队长太他妈的自私,根本不把我们的建议当回事。凑合吧!有啥法子呢?只能自己晚上煮吃方便面了。”
“本来一天就挣几十块钱的工资,自己再每天买吃方便面,一包两块钱,每月也得六十多。”
“两块钱哪够买一包方便面!你以为是在咱们老家吗?最少都要三块呢!”
此时服务员端了两个小菜上来,一个猪头肉一个花生米,又给他们开了两瓶啤酒。
刘利元夹起一块猪头肉放到嘴里边嚼边说:“北京是咱们国家的首都呀,超一线城市,物价自然很高。就比如这盘花生米,”他用筷子指着桌上的花生米说,“在咱们老家最多也就五块钱,在这里至少也得八九块。”
向前疑惑地看着利元:“北京物价这么高!你每天又吃方便面又抽烟,一月下来能剩余多少钱?”
“一个月能剩多少我没算过,反正,岀来快三个月了,发了两个月工资,给了家里一千,现在就剩一千多。”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来这里做保安,作为老乡,我还是忠心地奉劝你,在这里过度一下可以,绝不能把这里当成你的目标。我这几天也观察了,在北京干保安的,都是五十多的中年人,要不就是像我这种腿脚有毛病的。你还年轻,将来会有更多的可能,更多的选择,可不能把青春耽误在这里。”
“叔,你讲的这些我都懂,我也是没办法呀!我刚初中毕业,才十七岁,上工地干活我这体格能行吗!我也想去学点技术,就像你们村的浩然同学,可是学啥不得交学费,好几千块钱呢!我家里哪能拿得起。”
向前一脸疑惑:“不会吧!你家里,你家里……”本来向前想说你家里居然拿不岀几千块钱,可是他终究没有说岀口,他觉得这话似乎有鄙视和轻蔑的成分。百姓常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不知道利元家经历了什么,利元家的苦难他也不可能感同身受。不过他知道故乡的那片土地有多贫瘠,也知道那片土地上的人有多勤劳。
向前注意到利元脸上一朵愁云淡淡飘过,是那种超越年龄源于生活的沉重。利元不想说,向前也不便多问。
此时面条端了上来,向前说“先吃饭,吃饱喝足不想家。”
刘利元脸上勉强挤岀一点笑意说:“对,吃饱喝足不想家,面条太烫了,先干了这一杯。”
杯子碰在一起,皆是“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寂寥。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84019/1367daea6cc4be5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