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我们先探讨幸福,探讨的幸福的这个当中,我们回答两个问题,幸福到底是不是人人都可以获得的,了解到底什么是幸福,你今天所拥有的幸福是不是真得幸福。
所以这两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究是吧?首先我们来去思考一个问题:幸福这件事情它到底是不是人人都能有?还是人人希望有,还是人人都能拥有,对吧?不同的表达方式它所传递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从肯定的答案的确信服,人人都能拥有,这是肯定的。
但是我们这里边要去探讨的问题时说,就相当于我们经常在思考哲学上的一个问题,既然这个世界创造了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就应该让我去健全,他就应该让我生活的幸福,是不是?但是很多事情你发现即使你被赋予了这个权利,但是你未必最终能够实现这个权利。
所以人生一半部分是既定的, 一半部分是后天努力的成果。就相当于我们说命和运之间的关系,你的命中它是注定的,你有的但是后来你能不能去让这个东西去产生结果或者开花结果,它又取决于你的努力,你的势能对吧?机遇来到你面前,你有没有去抓住幸福来到你面前,即使敲了你的门,你有没有去打开门,你有没有去张开双手去欢迎他?
所以大家会发现永远的哲学性的去思考一个问题,我有这个权利跟我能不能实现这个权利,其实它是又取决于某种特定的条件的。其实我们真正去说,如果说幸福人人都能拥有,我们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会觉得幸福我们能看得见吗?幸福能不能看得见?有些人说幸福,有的人能看见,有的人说看不见。说幸福能被看见的人,他说你看那些有钱人,因为他们有钱,所以他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能够去住上他们想要的房子,开着想开的车,过着想过的生活,他们的幸福是能看见的。
因为他们能看到钱,所以他们能看到钱能够创造的幸福生活。有没有人这样想?大部分人都这样去想,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就觉得你说的这个东西太功利了,对吧?太物质化了,幸福是看不见的,因为很多人说幸福它不一定完全是由金钱去决定的,对。
很多人都说幸福不完全由金钱决定,但是不可质保,你有没有金钱在某种程度上它会影响你的幸福度,同意吗?因为人在本质上活在这个世界,我们的需求两个层面,精神和我们的物质需求,其实两者都需要。
就举个大家一个能够理解的例子,我们说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个自我价值的实现,换句话说就是你实现你的人生意义,你的人生得到了圆满,这一定是从这两个维度,一方面你创造了物质财富,因为金钱在某种程度上就会让你的生活有更多自由,就会让你的生活有更多选择,对吧?
你可以有条件去选择你想过的生活,至少在物质层面的生活的幸福度会高一点,但是同时我们人又不是纯粹追求物质,我们也依然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所谓的精神富足就是我在满足了物质富足的基础之上,我可以更高地去追寻精神富足。比如说我能够去帮助更多人,我能够被更多人去需要,我能够去爱更多人,我能够被更多人去爱,我能够被这个世界去需要。换句话说人除了要用个体上的物质成就,你还需要去更高层面上的精神成就。所以我们说一个人不管是个体还是一个成功的人,我们都需要去用双重去激励他,对吧?如果一个人说我特别热爱这件事情,他一直做达不到结果他也很难坚持,要么你让他看到他创造了物质,要么你让他看到得了大家的认可,但如果哪个都没有,他就很难去坚持下去了。
虽然我们不一定说金钱一定能决定幸福,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它其中的一个什么?促成的条件,从这个角度上大家思考,那么幸福怎么说来,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就是说一个人幸福不幸福,这一定是有种存在的。
可是到底幸福是客观存在,还是跟主观因素有关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 一个人幸福还是不幸福,它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幸福就幸福,不幸福就不幸福,但是同时人幸福不幸福这件事情,它的确跟主观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跟你这个人本身有关系,而这里边它跟我们生活当中有个特别重要的一个成语有关:自欺欺人!
我先问问大家,我们怎么去理解“自欺欺人”?当我们听到这个成语的时候,我觉得中国的语言真的是博大精深,所谓的“自欺欺人”他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大家仔 细去推敲成语,自欺欺人这件事情上它到底指的是什么? 是这个人明明清楚他在自我欺骗,还是说他不清楚是被动的自我欺骗,很多人说都有可能,这就是我们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有误差的,真的是有误差的。
我们如果说想阐明幸福到底是客观的,还是跟主观有的,这里跟我们文里所说的自欺欺人有极大的关系,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里边跟我们这里所说的自欺欺人有极大的关系,我好好去理解一下到底什么才是自欺欺人,什么条件下它。这里面我们可以从两个点去帮助大家去思考。
首先幸福的确是一种主观事物,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是它是一个主观的事物,怎么去理解?为什么大家继续去展开好吧,我给大家去做很多的论证。但是今天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它是一个主观事物,其次第二个点,什么叫真正的自欺欺人地认定?就是我什么条件下去认定这个人是自欺欺人,实际上他的认定并非跟我们这里说的主观客观有关,其实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去评价主观和客观往往已存在和不存在,能不能感知,但是你会发现这里边的自欺欺人其实跟这个东西本身是否客观都没关系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什么叫真正的自欺欺人?它的概念是什么?这是当一个信号被明明明确的接收到了,你不管你这个人你想否定还是什么,你经历过刺激和反馈以后,这个信号是非常清楚的告诉你,即使在你清楚的知识以后, 你在人为的主观意志进行扭曲,进行什么否定,这种情况下才能被称为自欺欺人,什么意思?
换句话说自欺欺人不存在被动的,他一定是主观的,一定是清楚地选择自欺欺人的。我知道这个东西是个红色的,但是我一定因为某种原因我去自欺欺人去把它说成黑色的。
听起来有点抽象,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往往在生活当中多数人说自欺欺人本身刺激你的信号或者你给的反馈,它符不符合外界评判的主客观,其实跟这个东西本身没有关系。我给你们举个例子,我们大家都有这种经历,比如说我们的手挤被门夹是不是很疼?这是不是一个客观事实?只要你的手被门夹这件事情是不是就会疼,这毋庸置疑,这是个客观,这是一个事实。
但是如果明明被验证的手被门夹了就会疼,而这个时候有个人明明是疼的,但是他非要说一点也不疼,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大家明白吗?明明他已经知道疼了,只是他不承认,他不愿意去当面去承认,他偏偏说不疼,这种情况多不多?
多,掩耳盗铃是吧?我们继续去追认,如果这个人说我被挤了不疼,肯定有这样的人,你再问他,如果你真的认为不疼,我多挤你,好不好?如果你这个时候再问他,我多挤你几次你疼不疼?他肯定不愿意的,他肯定不会让你多挤,他一定不会不疼的,这说明什么呢?这就说明自欺欺人,他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特别的明显,就是一个人选择自欺欺人之前,他的大脑是非常清楚的,也就是说大脑在潜意识里边你是非常清楚的,你之所以选择自欺欺人,只是暂时性的对自己进行麻痹,明白吗?是你暂时性的这一刻选择对自己麻痹,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去能够通过骗过自己的深层次的意识,也就是说潜在意识当中你是知道的,对吧?如果你反复这样去否定,你依然不能去欺骗自己,因为你的深层次的意识当中你是骗不过去的,所以我能骗一次,我不能一直骗,大家明白所以说我们经常说老师你说自欺欺人,如果说这个人一定是潜意识当中他就知道的,他还一定出于某种原因选择。 大家想想我们大部分的人是不是都这样?我在日记群当中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我们的内心潜意识当中,我们对很多,对的事物、对的选择我们是非常清楚的,但是道理都懂,但是实际的生活当中,我们会明明白白地去选择了一些自己的内心并不想要的选择,我们有千百种理由不得不这样选,对吧?
你选择的这个人他不一定是你真爱的,但你必须跟他结婚,你现在做的工作不一定是你真正爱的,但是你不得不去做。
大家发现我们真实的人生是不是这样的?换句话说这都叫自欺欺人。当你非常清楚的知道前提,但是你依然要去选择另外的一些,其实你是选择在这一刻暂时性的进行自我麻痹,自我欺骗而已。也就是说其实人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想明白的时候,各位,当一个人想明白痛苦到了极致就不痛了,大家明白吗?它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什么会痛苦?是因为他还完全没有看透,人其实很矛盾,但是有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它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挤门这件事情,它基本上大部分人是个人都觉得会疼对吧?
生活当中会有很多情况,它是真的跟主观有很大的条件,个体差异很大的条件。比如说吃东西,这点上就有很大的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别了,对吧?比如说一个东西,大部分人都说很难吃,有没有可能?有吧,很多人都说很难 吃,但是就有一个人说它特别好吃,那么这种情况他就不一定是自欺欺人了,大家仔细去思考,因为有可能真的是他认为很好吃,只是其他人认为不好吃而已,比如说全部都是南方人,你让他去吃北方人的一种菜,他可能大部分人都觉得吃不惯,但那个人自己他一定觉得很好吃,发现没有?然后你再给他吃,他还是觉得好吃,这他会非常乐意地吃更多,对不对?你们举个例子,我们中国人去吃西餐,你 觉得它有那么好吃吗?你吃了一次你觉得好吃,对吧?有些东西你是越吃越好吃,但有些东西你吃了以后你就觉得没那么好吃了,大家发现没有,所以它是非常因人而异得。
我就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榴莲这种水果,我是没有办法吃榴莲的,就是闻到那个味道我都不行,但是我身边很多人超级热爱榴莲,难道我说他不好吃,我肯定没有自欺欺人,但那些人说好吃他们也没有自欺欺人,大家同意吗?所以这种情况下它就是有因人而异的,所以大家分清情况,所以对于个人来讲它是没有太多的问题的。
所以这里边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其实幸福的主观特点跟自欺欺人其实本身它是不一样的,你幸不幸福这件事情它并不是由及时的刺激和反馈由他们来决定的,它完全是通过什么各位?是通过比较的方式由我们的大脑营造出来得,明白吗?
我们说一个东西好吃不好吃,我说我现在幸福不幸福,它不是由这件事情本身决定的,是由我品尝了以后,我体验了以后,我的大脑通过比较得出来的结论,大家一定要知道一个关键词,幸福离不开比较,就是一个人能不能感知到幸福,往往是由他的大脑通过比较营造出来的结果。
当然不幸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说他不幸,他一定也是比较的结果,怎么可能这个世界上他一个人,然后他知道他不幸呢?不幸一定是跟幸福相对比的,大家发现没有?
所以当我们谈幸不幸福这件事情,他跟比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有人可能就会问了,如果一个人不幸,遭受了残障,他能不能把这种不幸变成幸福?当然可以了,人生当中我们是不是见了太多非常励志的人,明明遭 遇了不幸,但是他可以以强大的内心和感恩认为这也是一幸福,只要他接受就可以,所以你就会发现首先幸福是客观的存在,但是是主观的事物。
我感觉不感觉幸福这件事情,他又跟我是否选择明明白白的自欺欺人有关,就是说我们在什么条件下,实际上你是才能得出这个结论,而幸福与否感知一定是通过比较你的大脑才能得出结论,也就是单一的事物和人是不可能得出结论的,幸福是一个没有办法单独被产生的感受,它一定是相对而言,因为什么?
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比较如果大家听到这句话,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比较”,这里的“比较”它一定是画引号的。换句话说这里的“比较”他就有可能是乐观的,有可能是积极的、有可能是消极的 他一定是中心的,大家发现没有,所以“比较”这件事情不一定都不幸,如果你能积极乐观的去比较,比如说一个人不幸的遭遇残疾,身体迫害了,刚开始他一定会非常的愤怒,会抱怨是不是?他觉得自己为什么那么不幸?但是如果当他遇到了跟他同样的人比他年龄更轻的人,比他伤得更重的人, 一旦他经过这种比较,他突然觉得自己可能比他们幸运一点,这种比较是不是就积极的,大家发现了没有?
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怎么样去哲学性辩证性地看问题。如果一个人只懂得一个维度去绝对地去看问题,你就会非常的痛苦,对吧?因为别人就会觉得这个人身在福中,在别人的眼中你已经很幸福了,但你天天说你不信取决于你在跟谁比,是不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比,你的比较是为了否定别人?否定自己?还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完全的不一样。
所以大家会发现:幸福的唯一来源来自比较,而我们的大脑,大家相信吗?我们的大脑它有丰富的想象力,人的大脑是非常聪明的,它有极强大的想象力,它甚至可以让我们想象出现实世界完全不存在的东西,大家相信没有?就一个人有强大的想象力,为什么很多人什么都没有,他都能通过想象活得很幸福,因为什么都没有,他能在他的想象力当中创造一切。所以人的大脑那么强大,可以想象出现实世界当中不存在东西。但如果说你让我们将抽象的感受和氛围绝对性地具象化,这是非常也就是说大家想想,我们的头脑是每天有108,000 个想法,108,000个美梦,甚至我们会去白日做梦,我们会有很多的想象,我明天身材有多好,想象我明天皮肤有多好,你会有无数的想象,但是这些想象往往它都是虚拟的。
如果今天我问你说请你把你抽象的感受和氛围用很具象表达出来,你是很难说清楚的,这是相当有难度的,对不对?就一个人说我说你幸福吗?你能把你的幸福描绘出来吗?你能说得很精准吗?它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和感受。所以大部分的人,对于大多数的事物,这种事物的绝对值或者它的客观值,在本质上我们不具备多少感受?也就是大部分的人去感受一个东西,往往我们是非常偏向个人感知的,我们并不离这个世界这个事物的本质,换句话说只是你认为的,而不是他,就相当于我经常说你是谁,你的世界是谁。我们同样去看一个孩子,也许在你的眼中这个孩子是个天使,在旁人眼中这个孩子就是恶魔。换句话说他跟那个孩子没关系,他跟你是谁有关,他跟你的内心看见了什么有关系。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们的感受都是跟我们有关,而跟这个事物的绝对值没关系,往往很具象的东西我们感知不到。
举个例子,咱们今天去买一个苹果手机,好吧,苹果手机可能你要去花1万块钱,是不是?如果你今天要买个苹果手机要花1万块钱,到底它贵不贵?如果别人告诉你说,你要 买个苹果手机要花1万块钱,到底贵不贵?你怎么去回答这 个问题?贵不贵?你一定会拿它去跟其他品牌的手机产品进行对比,你才能得出答案,对不对?也就是说你一定要跟其他的这种数码产品同类类似的手机去对比,你才能产生一个相对的感受。
你拿苹果去跟小米对比,你一定觉得苹果贵,你拿苹果去 跟OPPO对比,你一定觉得苹果贵,你会发现取决于我找 了一个参照物,我才能做一个相对的感受,明白吗?所以我们的感受这个东西永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你是绝对的,所以你的感受也不是绝对的, 一定是相对的感受。所以大家就会发现,如果你不是相对的感受,你是根本没有任何概念的,对吧?如果这个世界凭空出现了一 个从来没有出现的东西,你好不好?你怎么知道好不好, 因为没有可比性,所以好还是不好,都是通过比较才出现得。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好人天生下来,我们能够平平安安来到这个世界,这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对吧?我们都是为人父母的,当你刚刚怀孕的那一刻,你可能内心对你这个孩子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你希望他将来聪明美丽,将来能够成功,取得好的成就。但是你会发现人很奇怪,随着你的怀孕的周数越来越多, 越来越临近,你发现你曾经对这个孩子远大的梦想越来越模糊,但是你可能担心的东西越来越清晰,比如说孩子健康不健康?这个孩子有没有缺手?缺个手指?你就会因为也是内心的一种比较,这种比较,所以大家会发现它是一个非常相对的概念。
我们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他天生就是个盲人,换句话说他来到这个世界第一课这个世界对他来讲黑暗的,你们觉得黑暗的世界对于他来讲,这是一个很痛苦的事吗?未必,但是如果说这个人他生下来,他能看见后天忽然失明了,这个时候他就会相当痛苦,大家理解不理解?
因为他有了比较他有了跟曾经能够看到这个光明世界的比较,是不是?所以大家就会发现,就是说当你不管是跟自己比,又或者说如果你是一个人,天生下来是盲人,如果你觉得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你就不觉得你不信,但如果你突然发现别人都能看到,只有你看不到。你跟别人比较那一刻,是不是你突然就觉得你不信了,所以它是不是一个比较的结果,它是一个相对感受。
所以当我们要告诉自己一种特别抽象的感受的时候,你幸不幸福对吧?你快不快乐,往往都需要去借助比较的力量,因为比较这回事,它就注定要有参照物,注定要有参照物,而恰恰这个参照物有标准吗?各位?没有标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明白生活当中很多东西它的确是通过比 较,而这个比较又没有固定标准,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告诉我们你到底幸不幸福,这件事情有任何人能说的明白吗?有任何有决策权吗?没有,似乎只有你自己更加清楚,那么当我们谈到比较的时候,你会发现两种:第一种肯定是我跟别人他人去比较,第二种跟自己去比较,是不是?
我们来分别看看我们一般别人跟他人比较,我们是怎么比较的,这一定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是跟他人比较,我们什么都是跟他人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婆,别人家的先生,是不是所有都最喜欢跟别人比较,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幸福不幸福比较的来源。如果我们想更直观地去表示比较,我们就用一个人做比较吧,我们就用一个人来去解释,好吧?
举个例子,我们就拿颖宣来做比较,因为她是我们这里边最熟悉的人颖宣,如果说颖宣她是一名特别普通的北漂,好不好?她可能在北京漂了五六年,然后一直她想在北京安家,然后她看看手里的钱,你就会发现离买房首付就特别远。所以这样的颖宣在北京多不多?太多了,这种北漂的人在北京待个五六年,想买房看看有限的钱太多了,但是可能她在北京,比如说随着发展,他所在的公司人手越来越多,加入的北漂越来越多,那么颖宣慢慢就成了在这些人北漂当中相对资格比较老的。这有可能,为什么相对于新来的北漂,她可能就有一些老了,而这个时候如果她看到她身边的这些年轻新人,而那些人是不是手里没有多少钱,颖宣是不是攒了那么多年,五六年她的首付少一点,但是那些新来的人基本是月光族,真正在北上广深工作人是不是都是这样?刚刚来人只能是月光族,把自己养活就不错了。
所以她再想想自己的首付虽然还没有够,但是跟那些人比起来他已经好很多了,而这个时候颖宣她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大家能理解吗?所以你会发现人是这样产生你的幸福感的,对不对?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拿颖宣跟她旁边的一个公司的一个人,比如说跟她住在一起,来自同样一个城市对吧?但是她小伙伴跟她来北京北漂的时间一样,在不同的公司里,但是人家那个人可能家里比如说条件比较好,或者在北京的发展机会比较好,甚至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有亲戚甚至直接就给了他一套房。大家想一想,这个时候颖宣跟他同样从一个地方来到的这个人,她的比较是不是就会落差很大了?我就要这么辛苦地自己赚钱付首付,几十年要还贷,但是人家可能平白无故就会被人安排房子,家里的人有条件, 而这一刻你就觉得非常不幸了,大家能理解吗?这就是一个很好懂的例子,所以说你即使这一刻你可能内心有抱怨、有埋怨,但是你又非常的相信,其实这是没有办法,你一定会去接受现实的。
而这个时候颖宣,她唯一能做的是什么?大部分的人如果是一个正能量的人,她即使觉得抱怨不公平,但她可能就暗自下决心了,就特别符合我们颖宣的人设,她是一个暗暗自己努力的人,她一定要让自己的努力去让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生存。她可能就会更拼命的工作,更拼命的加班班,可能更拼命的去争取更高的工资收入,年终奖首付提签完成,大家发现没有?
所以说你们就会发现人有的时候通过这种比较跟其他人的比较,如果这种比较让你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另外一种力量也变得更好,这种比较其实也不一定是坏事,大家同意吗?所以说你到底感受到幸福还是快乐,这件事情还是不幸,往往你本身就是这样的,取决于你跟谁去比,而你跟谁去比,得到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你后端的行动。
所以说我们对于行为对于结果这件事情,各位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取决于你把谁作为参照物和对标,你是积极的对比还是消极的对比。有些人一比比到最后越比越差了,干脆放弃了,有没有?有,所以一系列的东西很多条件都会影响你。但是在生活当中,我听说过有一类人是这样说的,你只要让他说努力,然后他经常会跟你说一句话什么,等我有了钱我就幸福了。有没有这样的人?你说现在我没钱,所以我就不幸福,等我有了钱以后我就幸福了。
比如说很多的这些拼命的打工赚钱的人,他们可能暂时去选择离开家庭,暂时选择去以牺牲家庭团聚为代价,想去挣更多钱,有没有这样的人?太多了!我们中国这样的夫妻太多了,我们认为我们努力几年打拼多赚点钱,将来咱们一家团聚好好生活就幸福了,各位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自欺欺人地想法,这根本没有任何的道理,因为你们仔细去想想,当你有钱的时候,你所处在的圈子完全不同了,你要的那些东西也不一样,你认为这几年你拼命努力去赚钱,等你将来有了钱以后,你的孩子还需要你吗?你的另外一半还需要你们,也许他们都不需要你了,因为你的比较的对象都完全不同了,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去明白,不要去做这种好高骛远的事,对吧?别人让你干什么,现在当下其实比空讲白日做梦重要的多得多,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去明白,你选择的对标对象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你如果选得好,它就能让你起到激励。如果你选得不好,它会让你越来越堕落。
同样我们一定要去明白,人类普遍认为自己相对于动物来讲,没有更高级的一种情感是什么?情感是叫同情心,同情心算不算高级的情感相对于动物而言?算,但是对于人类这是一种体现,我们自我的表达方式,对吧?也让我们会受益,因为什么我们同情别人,我们会觉得我们是善良的人,对吧?但是你会同情谁?你往往同情的是弱者,大家发现没有?你同情强者,那不就变得很可笑了吗?所以同情心往往是一个人站在高处,我们去同情低处。
如果你说我今天是个普通人,然后你说我去同情马云,你是不是听起来就觉得我们很奇怪了,是不是?你这个对标就是有问题的,所以大家会发现, 一旦你选择同情你选择的时候,更弱的那种比较对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在做慈善的时候,在做同情心的时候,不要过度给予,有些人一旦他明白你在同情他,他反而会受伤害。
就跟我们经常去做慈善的人,你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到福利院去看那些山村的孩子们或者那些孤儿们,他们的内心也许是非常受伤的,因为你的这种同情只会让他觉得他更悲惨,大家明白吗?有的时候善意甚至会去伤害别人,慈善如果错误的用的不当,也会让对方更受伤,对不对?
好了,我们再来看跟别人比较,这是一回事,另外我们还会跟自己比较有没有太多了,很多人只知道幸福感是跟他人比较的,但是同时我们经常忽略了一个点,幸福感跟自己比较也会有很大的关联。其实每个人在本质上我们都有天生都有惰性,换句话说,你任何保持了一定时间的这种状态,各位一旦一个状态,你保持了太长时间,他就已经不能给你激发出幸福感了。
我告诉大家,如果你今天说我在健身,我要去控制我的饮食,你一定是做一个阶段性的计划,如果你说你这辈子都这么生活,你想起来你会幸福吗?你一定不会幸福,只不过是说你选择性自欺欺人,你选择我要去节食,因为我要为了身材好,但是你一定不会幸福,大家明白吗?它是这么一个道理。是不是?
所以说大家一听就任何一种状态,不管是什么状态, 一旦这种既有的状态维持了很长时间,他都不会激发你有更深层次的幸福感,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对吧?比如说一个人突然暴富了,苦日子变成了有钱人,然后他 就经常去拿那些很贵的布料或者买很贵的衣服,然后甚至把这些衣服可以随便的用,是不是有些人暴发户都是这样 的, 一夜之间暴富就不知道钱该怎么花了,甚至把那些很贵的东西当做廉价的东西去用。但是你仔细去思考,如果我一夜暴富,我是不是有一种消费性报复?我恨不得把我买来的很贵的东西去当抹布就显示我有钱。
但是大家想想刚开始你可能会痛快,但如果你一直将来这样去做,你还会觉得幸福吗?你就觉得花钱这件事情都不错,能让你幸福了,所以很多人拼命的想赚钱,说我要吃好,我要穿好的,我往往就问他你要吃的多好,你要穿的多好,如果让你天天鲍鱼海参你能维持多久?如果让你天天穿着名牌紧身不能站不能坐,你能维持多久?各位?这是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所以大家一定要去明白,当一个人和自己去比较的时候, 你真正比较的是什么?你比较的是一个各种状态之间的切换,记住当人在和自己比较的时候,我们比较的是一种状态之间的切换,也就是说我们说人生当中有大部分人特别羡慕那些中彩票的人,但是我告诉你全世界有一个统计, 那些人中彩票的人,即使中了巨额的彩票的人,他们的幸福感平均也只维持在三个月, 一旦三个月以后,那个人还是会习惯原有的生活,他只会偶尔可能过一些原来超脱的好的生活设施,但是他还是跟原来一样,很多人觉得不会你一下子变成亿万富翁,你怎么还能过原来的生活,你怎么不能幸福过上几十年享乐。
但是事实上你会发现,事实上一个人你让他吃山珍海味,你让他全世界各种豪华酒店去住,好,可以报复消费,他能住多久?他总有一天会腻的,他可能有一天总在外面,他想自己的原来的小家了,他去想妈妈做的饭了,对吧?妈妈的饭不如不一定有世界米其林三星的那么贵, 是就是妈妈的味道,大家能懂吗?所以人最终它是一个物线的曲线,你还是要回到你的原点的,即使你在某个阶段你变得突然有钱,但这个兴奋度不会超过三个月的。
所以一些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如果他的一生当中他累积的这种幸福感,他就不如一 个人从底层一步一步的一个脚印,走上人生巅峰的那种累积的幸福感更多,大家能理解吗?是一个孩子从小就出生在富裕家庭,天天山珍海味,他的幸福感绝对没有那种从底层奋斗起来的人,占到了人生的顶端,获得幸福感,累积幸福感多。所以说大家会发现,如果你现在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好,而且你能够去摆脱你的那种状态当中的那种懒惰的惰性,你就会产生幸福感,对吧?我每天在日记群当中看到大家说的现在的他们更平静了,更温柔了,不再那么焦虑了,这个时候你的幸福感自然就油然而生了。
这种上了一个台阶的状态,其实是需要我们自己细微的去感受,只有你知道有的时候别人能感知,有的时候并不知道,但你自己知道,这完全不是客观的现象,这就是由你的大脑自主感知到的。
所以他真正的自我比较一定是在自我的状态不停的切换当中,我们和自己去比较累积出来更多的幸福感,而不是像别人说的,我现在有一个亿,我就每天吃喝玩乐就足够幸福,真的给你一个亿,你都不知道该怎么花,真的。
所以大家很多东西是我们认为的,但是事实上真正发生你还是你。所以幸福它只是源于,不是跟他人就是跟自己去比较。如果我们真的想获得幸福感,首先我们不可以自欺欺人,我们必须摆正对幸福的这种认知就可以了。
因为这种自欺欺人本身它就代表我们没有从本质上将认知扭过来, 一旦一个人自欺欺人,本质上你就没有客观地去认识幸福,你要假装幸福对吧?隐藏性对吧?无论你调整你的比较对象,你还是要克服那种惰性,这就是我们要去训练我们大脑的结果。所以各位幸福这件事情它真的取决于你自身,而不是取决于你客观的这个人,你现在的状态,你现在很有钱,但你不一定幸福,你现在没有钱你也不一定不幸,大家明白吗?它就取决于你这个人本身,甚至跟你钱多钱少都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
幸福人人都可以拥有,但是是主观事物
和他人比较,参照物很重要;和自己比较,状态切换很重要。
幸福是比较出来的,比较不是幸福的唯一途径,而是幸福是通过比较被感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