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提到了内审底稿的重要性。内审底稿有别于外审的底稿,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做成底稿,内审底稿主要偏向于分析性的底稿。一个合格的内审底稿至少需要具备三个特征: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
首先,内审底稿应尽量完整。
我们的审计底稿,尽量能够包括完整的分析信息,这样在返工或者核查底稿的时候可以在现有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而不会因为信息不全而需要重新推翻再做。我上次,因为误判了审计范围,我在做底稿时,也只选取了我需要的字段,而没有包含全部字段,导致审计底稿的信息不全,后来调整审计范围后,所有的之前的分析工作、审计底稿都又重新做了一遍。我的同事跟我在一个项目里,虽然他也是按照我之前的审计范围在做底稿,但他的底稿信息比较全面,所以审计范围做出调整后,他只需要在原来的底稿基础上,再进一步做一些整理即可,而不是像我一样返工。
其次,审计底稿应该是准确的。
审计结论应该能够通过审计底稿清晰地展示出来。这就要求确保底稿是准确的,能够与审计结论保持一致。我会尽可能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性,但是有时候会犯懒,审计底稿有一些错误就没有修正。这样,当我需要反过头去验证的时候,往往我的过程底稿就需要做一些修改。有时,时间久了,可能还就会遗忘掉过程中的细节,可能需要从头开始梳理。
最后,审计底稿应该是有清晰逻辑的。
我今天看到了我的一个同事做的底稿,他的每一个结论性的数据,都是链接的结果,顺着这个链接,就能看到这个数据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这样子的审计底稿,无论过了多长时间,再回头去翻审计底稿,都能够很快地看出当时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反观我自己做的审计底稿,就是零散的信息,没有进行汇总整合,想要看这条结论,需要在这个表上找,想要去看另外的结论又要到另外的表上找,而且每次都因为没有做好这种逻辑索引,导致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来找。
一个完整的、准确的、有逻辑的审计底稿,才是一个合格的内审底稿。
我们如果也想做一个合格的内审底稿,就需要将完整的原始资料,作为我们审计分析的起点。然后,想清楚我们需要整理的逻辑,按照这个逻辑,把相应的结果整理出来,同时注意把整理过程及结果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审计结论。最后,当发现审计结论需要修正时,记得同步对底稿进行更新!按照这三步,我们的审计底稿一定会越做越好,工作效率也会明显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