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2017.16

作者: X咖啡馆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21:49 被阅读2次

1、清代第一奏折“三习一流弊” 作者:玖玖

乾隆刚登基,左都御史孙嘉淦上书劝谏,这就是被后世称为“清代第一奏折”的《三习一弊疏》。

所谓“三习”,是说人为官时间久了,往往不由自主地生出三个坏习惯,即耳习、目习和心习耳习:耳朵听惯了奉承话而讨厌逆耳之言。目习:眼睛看惯了讨好的行为而讨厌耿介之举。心习:内心习惯了温顺服从而讨厌违抗拒绝。

孙嘉淦还详细分析了“三习”日积月累的养成过程。耳习——开始时只是不喜欢别人有不同意见,后来便逐步发展成不顺耳的话也不爱听,最后连讨好的话说得水平不高都不行。目习——刚开始是排斥不礼貌的人,而后讨厌那些对自己敬而远之的,再后来连对自己尊敬但不会办事的,都觉得厌烦了。心习——原本认真地工作,可时间一长,便不再严格要求自己,再后来不管自己有什么想法,都觉得正确,不允许有不同的意见产生。

“三习既成,乃生一弊。何谓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这就是“三习”导致的恶果。《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见这“一弊”的危害性有多大。孙嘉淦切中了历朝历代兴衰的要害。乾隆将他的奏折宣读于朝堂之上,与众大臣共勉。

2、我们两个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3、主客体对换视角:看破红尘/被红尘看破。人生在世,都是红尘相看。

4、最“茶”的茶。

5、学问=学+问;所谓问,就是读书的目的性。

6、关于刺激:我对时下很时髦的想尽一切办法来扩大和刺激内需,并将它作为拯救经济首选方案的做法,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需求为什么需要刺激呢?难道我们饿了,手中又有钱,还不知道吃饭,冷了还不知道买衣服,需要有什么外界的刺激吗?如果我已经吃饱了,又受到强烈的刺激,继续吃下去,那么除了消化不良和糖尿病,还会有其它的结果吗?有人说,当代经济学或资本主义文化逻辑所关心的并不是你得不得糖尿病,它关心的是你的消费和购买欲。另外,你得了糖尿病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医疗方面的消费顺便也被刺激起来了。在一定意义上,所谓的刺激需求,所刺激的并不是简单的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费需求,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文化观念所灌输并建立起来的超级需求,也就是卡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发现的那种过剩性需求。它所刺激的是一种过剩性欲望,而无休止的欲望本身正得益于文化的哺育

......美国资本家曾故意延后或者取消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而迫使消费者购买汽车。

7、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要着急,也许明天还是解决不了。

8、失败博物馆:让人生厌的成功都是类似的,而每个失败都有各自的不同。

9、加缪:若没有生活之绝望,就不会有生活之爱。

10、哥伦布的每一次探险都充满了掠夺和杀戮——1492年的地理大发现给拉美土著印第安人带来的是长达150年的“种族屠杀”。但是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不是依据道德标准,而是看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和贡献。

相关文章

  • 《读者》2017.16

    1、清代第一奏折“三习一流弊” 作者:玖玖 乾隆刚登基,左都御史孙嘉淦上书劝谏,这就是被后世称为“清代第一奏折”的...

  • 共读《读者2017.16》

    这一期《读者》上,同学们可读的文章还是很多的,有深度的如《一对金手镯》《告别白鸽》等,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文章《失败...

  • 【鼎典美育】课程石榴

    2017.16/17课程石榴 课程主题: 秋·果实 / 石榴果熟 A.课程预备: 音乐、图片素材、丙烯颜料、油画框...

  • 《演讲与口才》整理——2017.16期

    1、世界上总有几个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赫尔曼*黑塞 《荒原狼》 2、木秀于...

  • 关于《Wicked》一篇凌乱的观后 2017.16/52

    假想自己是一个应届毕业生的话,就会觉得《Wicked》是一个很容易被挖掘出不同视角来的论文主题。以至于在我看完剧的...

  • 《读者》的读者记忆

    下午,出了趟外勤,去市一中对面的新世纪书城开发票。难得来趟书店,看着满屋子的书,总感觉不能白跑这一趟。 “老板,有...

  • 读者

    周末整理时,看到先生几年前整理书柜时,把我以往买的《读者》整理到车库了,我曾经找过没找到,把这事也忘了,前天,不经...

  • 读者

    键盘敲打出的文字 手工装订成的书页 我像发霉的蛀虫 想把每张纸都吞入腹中 不管文章是怎样的拙劣 不论段落是如何的扭...

  • 《读者》

    今天看到一条新闻:8月21日,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读者传媒共...

  • 读者

    生活是编排者,编排着古往今来。 生活是故事人,书写着万种人生。 生活是你,生活是我。 我们都是生活的读者。 读出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者》2017.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vs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