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出处是《绩效咨询》这本书的引言部分,尽管书里讲的都是绩效改进理念和方法,但是我觉得,这句话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依旧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跟你抱怨上司太严厉,工作要求特别多,你马上告诉他,对待这种老板,你要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如何处理跟boss关系的方法和策略,最后朋友并没有变得很开心,实际上,你是没有弄明白朋友的意愿,她只是想抱怨一下。有人说,这是典型的直男思维。
其实,这跟直男不直男还真没有关系。我们的思维大部分时候,都是先发现问题,然后给予解决方案的。比如工作中,大部分领导都会对我们说,别光说问题,说说你们的解决方案。你瞧,这不就是发现问题迅速解决的思维吗?这种思维有错吗?
别急,我举个例子。我曾经所在的企业里,一个业务部门的老大找到我,说他们部门需要做一次关于时间管理的培训,因为部门里加班现象太严重了,工作量也不是很大,所以他们要尽快上一门时间管理的课程。大家都知道,时间管理,是教会人们分清轻重缓急,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通过事前的规划,以促进工作学习的效率。但是这门课上过之后,发现效果并不好,问题出在哪呢?是老师讲的不好吗?课后学员纷纷反馈老师讲的好极了,课程也很棒,满意度近满分。通过后续的调研才发现,这个部门的员工老加班的原因出现在,他们平时的工作要大量的使用excel,但是大家使用excel的水平又仅限于复制,粘贴,最多会使用一个sumup公式,相当于平时干活是全手工。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我跟这个部门老大商量,找了其他部门EXCEL用的好的同事为他们专门做了一次excel技能提升培训,又专门为这个部门常用的excel表格做了相应的设计,让员工只要填表即可,不用自己再手工计算,大大的提升了部门的工作效率,加班的情况也有了很大的缓解。
上面是企业里的案例。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依旧不少见。前段时间,我的一位朋友做了自己的第二职业,代理了一种中药面膜,她又不想大量的在朋友圈发消息,于是决定找人写一篇软文,来提升销量。当时问我有没有什么意见,我向她确认了几个问题。你想找人写软文的目的是什么?希望能达到什么效果?目前的销量如何?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可能是?除了写软文还有其他改进的方法吗?
其实这就是一种绩效改进的思维,叫做 “目标-现状-原因”逻辑。旨在一步一步的帮助我们找到自己想达到的结果,分析差距,以及弄清楚出现这中情况的原因。最后一步才是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的解决方案是综合的,全面的,不是一开始看到问题就直接给出解决方案,那样的话,不仅解决方案单一,效果很差,如果一开始判断错了方向,就很容易走向误区。就像我上面提到培训的案例。
后来,这位朋友还是找人写了软文,我单单问起软文的效果,她说阅读量有1000+,但是真正通过阅读软文找她订货的人几乎没有。刚刚跟她分析起来,她说,至少要找大的公众号转发才能有些效果,这也说明,影响一件事情进展的,往往不是一个因素,而我们多数时候,头脑一热,就会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还好,这位朋友还使用了其他的销售方法,还在维持了基本的销售量。
其实,“绩效咨询”里提到的不要直接调到解决方案的理念,套用成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俗话,就是“三思而后行”。当我们一时起兴想要做什么决定时,真的可以好好想一下,做这个决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做了这个决定会什么样?等等。通过问自己一些问题,来确认自己不是因为太过冲动而下的决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大部分时候,会帮助我们省钱,对了,花钱的时候我们都是很冲动的,帮助我们节省时间,不走到错误的道路上,走到错误的道路上就是对我们时间和精力的最大浪费。同时,真正想清楚了以后,我们所作出的行动才会真的事半功倍。
当然,如果你的状态已经到了不迅速行动就会变得更糟的话,这种状态称之为“燃烧的平台,”存在必须行动的急迫感,那就赶快行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