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逍遥游】:(一)庄子消极厌世,认为人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肉体的束缚,即有“有待”和“有己”。真正自由是一切条件都不需要依据,一切限制都没有,在无穷的天地间自由的行动,这叫做无待。同样,各种束缚自己肉体以至精神的各种主观条件也要摆脱,这叫做“无己”。(二) 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幻想的境界,其办法就是“坐忘”,即彻底地忘掉一切。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达到“坐忘”的人形同槁木,心如死灰,无思无虑,无生无死,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自由,也就完全恢复了人的“天然”本性。(三) 相应的,庄子对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他所推崇的统治方法是不用心思,顺应自然。
【言意之辨】:魏晋玄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其实质是语言能否完全表达思想。在这种辩论中出现了“言不尽意”论和“言尽意”论两派。“言不尽意”论的代表是王弼,他认为语言虽是表“意”的工具,但和“意”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人们执着于“言”就没法把握到“意”。
【化性起伪】: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认为“伪”则是用礼义道德加工后的成品。没有礼义道德的加工,人的本性不能自已变得完美。“圣人”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的结合起来,以成功的建立封建统治秩序。因此荀况提出“化性起伪”的命题,“性”是先天赋予人的;“伪”是后天人为的;“性”产生恶,而“伪”则导致善。荀况强调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起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的本性,从改变自然本性开始,不断努力于伦理道德的实践,就会从“可以为”到“能为”,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是荀况对性、伪关系问题做出的理论贡献。
【解蔽】本篇论述了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又是可以被认识的。但是,人们又往往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所以,人们必须以“虚壹而静”的方法去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和治国之道,以达到“大清明”的境界。这样,就能“明参日月”而不会再被蒙蔽了。
【禅宗】 慧能创造的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改革,慧能创造的禅宗不追求繁琐的宗教仪式,不讲累世修行和布施财物,不主张念经拜佛等,主张专靠精神的领悟把握佛教义理,提倡“顿悟”成佛。所谓【顿悟】就是凭借自己本有的智慧“单刀直入”一下子悟出佛理来。
【转识成智】“转识成智”是说,八种识都转变为成佛的智慧。他们说,执着有“我”产生“烦恼障”; 执着“法”,产生“所知障”;只有破除“我”、“法”二执,以我、法为空,才能使灵魂从 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涅槃境界。“阿赖耶识”中的有漏种子是我、法二执二障的根子, 可以通过累世的修炼,使“有漏”种子逐渐消失;“无漏”种子逐渐增长,八识都变为成佛 的智慧,便能进入佛国。
【鹅湖之会】
【为学与为道】老子在认识论上,排斥感性认识。一般的认识事物,可以通过学习,日积月累地增加知识,所以老子说“为学日益”;如果认识最高的原理的道,则要从复杂多样的感性经验中解脱出来,要站得更高才能认识它,这就是老子所谓“涤除玄览”“为道日损”。他把闭目塞听的神秘主义的内心直观,称之为玄览,认为保持内心最大的空虚,最确实的安静,这样万物就会呈现在面前,就可以抓住它们的本来状况去认识它们。
【四书章句】南宋朱熹著。是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分章注解,全名《四书章句集注》。其中《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各一卷,《论语集注》二十卷,《孟子集注》十四卷。该书是朱熹理学思想解释“四书”的代表作。
【四法界】华严宗提出了“四法界”说: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里的法界有 两种意思:一是指事物而言,界为分义,即差别义。二指理而言,界为性义。前者指千差万别的事 物现象,后者指法性真如。 (一) 所谓“事法界”,是形形色色的现象;所谓“理法界”指清静的本体世界;这两种世界相互 包容而去妨碍就叫“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这就叫“事事无 碍法界。”他们认为这四种法界不仅体现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关系,也是人们了解世界的四种 精神境界。 (二) 华严宗还把自己所设定的本体世界称为“如来藏”,这个如来藏,不仅存在于众生心中,是 众生成佛的依据,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三) 华严宗还提出“理事无碍”的命题,认为本体与现象并不是绝对割裂的,现象世界依赖于本 体世界而存在,本体世界即存在于现象世界之中,如同波和水的关系一样。法藏把这种关系 叫做“理彻于事”和“事彻于理”。他们这样处理本体和现象的关系的目的在于论证现象世 界没有“自性”,一切事物都是各种条件集合而成,是虚幻的东西,只有本体世界是真实的。 (四) 华严宗又提出了“事事无碍”学说。这一思想是说,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本体之显现的虚幻现 象,每一现象又包含本体,所以各种现象彼此都互相包容,即“圆融无碍”没有差别和对立。 法藏把这种关系称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其目的是企图否认事物具有自己的质的规定 性,把事物说成是没有“自性”的虚妄现象,以此来证明物质世界的虚幻性。
【理学与反理学】
【良知自由】
【三民主义】
【浙东学派】
【大音希声】
【孔颜之乐】
【棒喝】
【中庸之道】
【谶纬迷信】
【洛学】
【格物穷理】
【《焚书》】
【性善论】
【章太炎】
【无以人灭天】
【忠恕之道】
【坐忘 】
【白虎观会议】
【天台宗】
【永嘉学派】
【《伊洛渊源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