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0-24

2018-10-24

作者: 色十光五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20:42 被阅读0次

刑法总论重点知识集锦

者也丶

关注

2018-01-12 12:37 · 字数 30923 · 阅读 134 ·  日记本

刑法的任务

1, 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 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 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

4, 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与安定的政治局面

立法解释: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司法解释: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文理解释:从刑法条款的语义出发阐释刑法规定的含义的解释方法。

伦理解释:按照立法精神,联系刑法产生的缘由、沿革及其他相关事项,对刑法规定做逻辑分析,从而阐明其真是含义的解释。

解释执法不统一的方法

1, 完善刑事立法 2,加强刑事司法解释 3,系统编撰刑事判例 4,量刑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我国领土的延伸部分

1, 我国的船舶、飞机和其他航空器,2,我国的驻外使、领馆

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犯罪。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者现实的危险状态

1,危害结果可以是实际损害,也可以是现实危险状态。2,产生危害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危害行为。3,危害结果具有客观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4,危害结果具有法定性。

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规定

1, 在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概念中明确规定危害结果。前者不一定要求实际发生危害结果,而后者则要求必须发生。

2, 以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某种有形、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如盗窃罪等。

3, 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现实危险状态,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如破坏交通设施罪等。

4, 以发生严重的物质性的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如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5, 以发生某种特定的危害结果,作为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

6, 以造成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0-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xt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