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几乎每天都要吃麦子磨成的白面,但这些天在山间看到随处可见的麦田,看到昂扬饱满的麦穗,便有久别重逢的兴奋与亲切,一有机会就想进入麦田,去端详、抚摸那亲爱的麦穗。
少年时代的印象太好,记忆太深。夏收,新麦磨成的面,擀成的面条,臊子也好,浆水也罢,就是爽口,就是香。不敢蒸成馒头,不敢做成凉面,那是吃不够,不够吃的。好像新麦面主要是解馋和回味的。
秋分开始,上粪熟地,把种子撒下。天公作美,十天半月,地里就是浅浅的绿意。冬天到了,盖上暖暖的雪被,麦宝宝们在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吮吸积蓄。惊蛰一响,万头攒动,重新生长。灌浆,拔节,抽穗,扬花,晒果,最后等待农人的收割。
收割是甜美的辛苦。前一天就要磨好几副刃片,准备好绳索、旱烟和草帽。天麻麻亮,人已经弯腰在麦地开割了。
打麦场上是农人的乐园。摊场,碾场,扬场,人欢马叫,麦粒从晴朗的天空落下,欣喜在扫壳人心中涌起。
晒麦的不止是太阳,还有笑脸。突突突,钢磨中吐出的不止是雪白的面粉,还有农人无限的幸福。
及到了嘴里,幸福和享受就通过肠胃传遍了全身。别的植物性食品可能也有类似的感受,但麦子绝对与众不同。因为有此刻的享受,前边的劳累也变成了值得和情愿。
据说,华夏民族是最早发现、驯化、食用麦子的民族。怪不得白面那么体贴我们的口舌和肠胃,而我们又把面食做得那么丰富和生动。
我固执地认为,“粒粒皆辛苦”中的“粒粒”就是指的麦粒。那是真的辛苦与不易,不管是种与收,那是农人的辛苦。麦子长得也辛苦,惟有麦子经历了四季,经历了寒冷和酷暑,要不然怎么会那么香甜!
清香,细腻,爽口,易于吸收消化。做甜醅,饱满香甜;磨成粉,吃法就太多了,怎么吃都叫一个好吃。
遗憾的是,小时候,印象中大部分时间吃的是玉米、洋芋、酸菜之类的。也不遗憾。因为短缺,懂得珍惜;因为粗粮,想念细粮;因为饥饿,哪有挑食?
久别重逢了,亲爱的麦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4002/f52bfe33a977acb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4002/9c364f19f2b5e3f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4002/4b34eb69d1c4ed9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4002/95a3a646b217777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4002/76e6ce708b0814d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4002/bb44dae624a0e7b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