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圣人之学,吾性自足

圣人之学,吾性自足

作者: 水墨禅意 | 来源:发表于2022-12-28 00:45 被阅读0次

晚饭,妻子做了条鱼,菜呢,还算可口,饭呢。细嚼慢咽也能品出滋味,正在我醉心于体会吃饭的学问的时候,我们家四岁的熊孩子的乱入,打破了我体会吃饭的学术氛围,我儿子两只小手搭在桌子上,翘起小脚看了看盘子里的鱼,转身噔噔噔跑到他妈妈那儿,吞吞吐吐又奶声奶气略带伤感的说道:“鱼被吃了,他妈妈找不到他啦”。那一刻的嘟嘟小嘴和微微皱眉,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击中,心都要融化了。是啊!他找不到妈妈啦。

我们想的是怎么教给孩子什么?

从来没想到过竟然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什么?

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早已经习惯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的生存法则,所谓的成熟,就是冷眼看待生活中的林林种种,习以为常的看待肉弱强食,再难问出十万个为什么?心中无数的为什么也只停留在“我为什么没升职?我为什么没有加薪?我为什么这么穷?关注点不过是人家有的我为什么没有?”。

失去童真的我们,再难看到阳光时,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温暖,再难看到天空时,会发自内心的感慨“哇啊!”多么蔚蓝,再难看到满天星辰,会感慨自己的渺小,而敬畏宇宙的深邃浩瀚。

眼与心和,失去童真的我们,也失去了观察到世间勃勃生机的万事万物的存在。我们眼中只有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心中无限膨胀的欲望,眼里再也装不下除此之外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

当我们执着于形而下的物质之上时,我们也将失去如世间万物一样的灵气,也就看不到万物皆有灵。

我们从明白事儿起,慢慢的去变成眼前认为想成为的那个人,慢慢的开始越来越不像自己,从纯真变的世俗,从世俗变的媚俗,又变的趋名逐物。

是我们不懂得内圣外王,?还是不懂得出世心做人,入世心做事?

是我们达不到人生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孩子没有分别心,人一旦有了分别心,就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欲望不断的分裂膨胀

我们要找的,其实一开始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与生俱来的,自己本来就有。也就是王阳明说的“圣人之学,吾性自足”,所以儒家修身讲究“格物致知”,孔子讲“克己复礼”,老子《道德经》讲“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王阳明讲“致良知”,无非是通过格物、克己、做减法的法无定法,回归到没有为自己私欲而求的本自具足的心之本体。

也许人生真正的圆满,就是不管走了多远的看似弯路,又能回归到貌似的原点。

相关文章

  • 圣人之学,吾性自足

    晚饭,妻子做了条鱼,菜呢,还算可口,饭呢。细嚼慢咽也能品出滋味,正在我醉心于体会吃饭的学问的时候,我们家四岁的熊孩...

  • 2019-10-17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欧美思黄晓琴

  • 随笔摘抄——圣人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从前读稻盛和夫,总觉得说了一堆套话,什么活法,干法,都是些谁都知道的事,这也能来写书?看来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前...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感恩阳明先生的这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让我这两天不停地在想,在觉,在悟! 以圣人之心为心,...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今天来说说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 何为完人?《左传》提出了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即“立德立功立言”,并称“此之谓不...

  • 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

    百日精修日记(第24天) 2019.1.12 今天是游学第二天,原本以为蓓蕾老师会给到一些立志的具体事项方法或者是...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人的本心好像无底深渊,蕴藏无尽智慧和能量,心之本体,无所不备,辽阔广袤,好像天空般无边无际,却常常被私欲杂念所干扰...

  • 圣人之心,吾性自足

    圣人之心,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龙场悟道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圣人之心,佛心,无善无恶之本体。只...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静下心来,清楚所有杂念,让心归零,张开双臂满怀热情迎接每一个明天。 感谢每一个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人之学,吾性自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ba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