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理解是建立在事实信息之上,对事实背后的知识进行关联,对本质、规律的总结和提炼。学生理解的背后是拥有知识,运用知识,最终创造知识。
课堂上教师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要记住、要理解,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理解和判断何时使用及如何使用。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从冰山理论的角度来看,应用便是海水之上的冰山。教学要教对的,而这些正确的或对的知识,是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学生要达到的认知水平必然是显性的,学生可接受的输入必然要内化为显性知识进行输出,以期达到应用的目的和创造的终极目的。
有课才会有课例分析。教学理论的建构都应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方可见成效。实践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如何关注教学,如何达成有效的课堂,这都需要教师做到优生和差生分层合理,知识梳理与技能梳理并重,教学中不忽视,更不盲视。课例就像一剂好课良药的配方材料,需要教师从中提取配方所需要的焦点和精华。我们应从源头上探讨教学,从课例中解析教学,有必要对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这项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带着问题进入教学,带着目标解析教学,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