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与玩的关系 -

学与玩的关系 -

作者: 许议文 | 来源:发表于2021-11-24 10:27 被阅读0次

    诉求:深耕早答疑278讲《再谈学与玩的关系--孩子玩够了才会学吗》

    答案:孩子玩够了,未必会学习。

    有一个词语叫“玩物丧志”,人长期处在松懈状态,突然紧张起来蛮难的,若是长期紧张,放松下来也很难。张弛有度才是正常之态。玩和学是人的心智状态,玩是孩子整个完善心智活动的过程。

    所谓的玩:

    1、有成年人陪伴。

    2、结合孩子的趣味创造一种情景。

    3、结合孩子年龄特点,这种玩是另一种学,增加人的理解力。

    会玩的孩子才会学,张弛有度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学”

    学习分为几个层面:

    1、形式上的学,做出动作。

    2、内容上的学。内在动机、主动积极

    3、反思性学习。不仅学、还有很好的对事物的反思能力。

    4、创造性学,学习引发思考,思考带来创造。

    既然学习本身是人类的基本认知需要,我们要解决的不是他不学,而是考虑哪些因素干扰他学


    结合早答疑分析干扰不学的原因

    一、学与玩的关系:学习是玩的一种。

    学习是人的认知需要,是实践与理论落实到行动的学;是理想与功利结合的学。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问题:学与不学哪个容易?

    不学到学是因为兴趣的原因导致,或者爱好的迁移,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而从学到不学,是因为学让你感受恐惧、压力、身体不舒服或者尊严被践踏,学不下去了。整个过程应该是身心灵受到打击的结果。

    由己及彼,我们大人上班是正常行为,若是让你突然上不了班了,你会作何心情?

    一个孩子正常是应该上学的,那些无法坚持到校学习,只能在家的孩子,他们的心情会如何呢?

    既然学习本身是人类的基本认知需要,我们要解决的不是他不学,而是考虑哪些因素干扰他学

    1、厌己

    缺少身份认同感,认为自己笨,从小被亲近的人贴标签。

    2、无我

    主体性破坏,从小被打压。家长管的严,孩子缺少主动性;从小被家长预先信任的孩子,会积极主动。

    3、无乐

    缺少意义感,被控制过多的孩子,自己缺少主动权,做事不主动找不到价值和意义。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囚徒,狱卒就是我们自己;一个人只有将命运的船帆掌握在自己手中,你才有能力调整方向,这也是一个人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是价值和意义。

    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人的内部原因,要想改变只有自己内心想变。一个鸡蛋从里边破壳是新生,从外边破壳就是死亡。所有的改变都是“我要改变”

    4、厌师

    对抗性情绪,因为不喜欢一个人从而不喜欢一门课程。在学习层面,老师相当于学习的情绪和环境,学习最基本的要喜欢老师,和老师保持良好的的互动关系,是学生坚持学习的动力。

    5、厌知

    讨厌学习的对象

    6、厌学

    讨厌学习的行为

    厌师、厌知、厌学是一个人不愿意学习的外部因素,这个可以通过选择老师、学校以及改变学习方法从而可以产生乐趣。

    7、完美型人格

    家里有要求特别高的人,怎么做都不满意。高知家庭父母不懂家庭教育的,孩子压力特别大。形成魅影,影响一生。精神人的高血压!

    8、无感

    多动注意力障碍,0-3岁不在生身母亲身边睡觉的孩子,人多时有压迫感。始终处在找妈妈状态,专注度低。

    一样东西,来的简单,就会失去兴趣,专注度就会低。

    所谓专注,是从痛苦的身边走向经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快乐的经验。

    一个人之所以学习,因为他只有在学习时感到快乐。若是在以后找到比学习更快乐的事情,他就不学习了;一个人之所以吃馍,是因为他吃饼、吃面就会被人打,所以他只能吃馍。

    只有开放式的学习,体验到快乐时,才是真正的学习。很多孩子考上大学就是为了不学习,那么一时的成绩好不代表什么。

    完美型人格和专注力是由于环境造成的,离开这样的环境,试错是成功的妈妈。回复主体性,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努力追求,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多次锚定成功的经验。慢慢的就会改善。操作层面

    9、无能

    习得性无助,以上8条就培养了第9条,想学无法学的干扰因素。

    天底下没有能学好而不想学好的学生,只有遇到困难的孩子。怎样努力,都解决不了问题,认为自己啥也干不成,人生从此进入下坡的通道。遇事不负责,推脱责任。

    我们培养孩子学习,我们自我成长,最大的目标是打开主体人的上升的空间,让他自己知道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性。

    适度的反作用力会促进学习;控制产生欲望、培养欲望。

    一个人主体性没有被破坏的人,会越挫越勇;一个主体性被破坏的人会越挫越熊。

    反作用使用的前提条件是:主体人的完整性


    二、你为什么看见别人不高兴,自己内心也会不高兴?你为什么会对别人有怨言?

    因为你认为你和别人不一样,有比较心;你认为事情不应该发生在你身上,有分别心。痛苦来源于无常。感恩是摒弃一切不快乐的法宝!你要想拥有什么就去感恩什么;你若不喜欢什么也去感恩吧!

    延伸学习:

    1、佛

    佛是觉悟的人,人是修行的佛。如来如来,自如地来,自如地去;佛是人,讲的是修

    2、佛学

    佛学讲的是无分别心,“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学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哲学。

    3、佛教

    诸恶莫行、诸善善行、自净其身。佛教是教化,是伦理。

    我对你好,只是我的事情。你能够感受到更好,感受不到也没什么。如果因为我的好,从而能够影响到你那也是意外的事情了。因上努力,果上求缘


    红尘俗世,无外有钱、有闲、偶尔有痛苦

    修行之人,追求内心平和

    菩萨是一视同仁、普渡众生、帮助别人

    佛是觉悟的人

    若是我们有时享受俗世快乐,有时保持内心平和,有时帮助别人、扶助弱小,岂不快哉!

    小乘佛教是修己,大乘佛教就是渡人

    我们俗世中人,修炼平常心,做平常事,力所能及帮助别人。就像我们学习家庭教育,开始为了孩子,后来为了自我成长,渐渐的认识到帮助别人就是自我成长的最佳方式。渡人自渡!

    1、一个和尚不开心,王阳明问“为啥不开心?”和尚答“想娃了”

    就是分别心,所谓有分别心就是:知行不一,矛盾不统一,纠结。

    而有分别心是走向无分别心的过程,就像人的成长,只可提速,无可跨域。爱别人要先爱自己。

    2、飞机上突遇风险,是先给孩子带氧气罩,还是自己先带氧气罩?

    答:先给自己带。只有自己先活下去,才有能力保护别人。

    3、牺牲自己去对别人好叫讨好;自己强大对别人好是能力!

    佛教中布施的层级

    财布施:赠与物质财物

    法布施:讲道理,学习知识。

    无相布施:不刻意形式的帮助。不分时间、地点、形式的帮助,默默的关注;不影响生命的本来的样子的关注。


    以下摘自网络:

    《心经》是一部讲“空性”的佛教重要典籍,它不但是《大般若经》的核心,同时也是所有佛经的总纲。《心经》开篇就开宗明义的说明了这一点,“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它的大体意思是说,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告诉舍利弗,当我修行进入到甚深的禅定状态时,我用本自具足的真心,也就是这至高无上的般若真慧“观照”到我们的身体是五种元素通过各种因缘所组合而成的,世间万物也是各种机缘组合而成,这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它是一种假象。正是因为我观照到了这一真理,我当下也就觉悟到“空无自信”的宇宙人生真相,也就不会受到任何外相的侵扰,更谈不上什么苦难和厄运了,最终也就度掉了一切的苦厄。

    这句话的核心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观自在菩萨是通过“观照”而证得“空无自性”的真理,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观照”和“空无自性”呢?

    什么是观照?

    这个“观照”不是感应,更不是关心或者观察的意思,它的前提是具备佛和菩萨的般若真慧,才能观照到世间万物的真相。般若不等于智慧,它是高于智慧的,智慧是思想层面,般若是精神层面的大慧。菩萨叫觉有情,是通过修行证得了般若真慧的人,同时也是帮助别人证得般若真慧的人,所以叫觉有情。观照对于世间人来说,就是用智慧去观察事物的发展,去处理内心的烦恼,我们要时刻观照自己的内心,让内心清净无染就不会生起烦恼,也就不会有苦难和厄运降临。

    什么是空无自性?

    “空无自性”就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的,它是处在无常与变化之中,是有生灭的,是不真实的,是一种虚幻的假象,也就是佛教说的“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所以叫“空无自性”。“空”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他讲的是没有本性的物质叫“空”,如果空是没有,那就是断灭法,断灭法就是灭永恒,是没有轮回的,断灭法也是佛教最为严重的邪见。

    照见五蕴皆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照见五蕴皆空”这六个字是讲观音菩萨通过甚深的禅定功夫,用那至高无上的般若真慧,观照到了人的身体是五种元素集合而生成的,这五种元素佛教称之为“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种,色蕴是物质、受蕴是感受、想蕴是思想、行蕴是行为、识蕴是意识。因为这五种元素是通过因缘造作才现前的,所以说他是虚幻的,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无自性的,观音菩萨才说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它还表达修行境界的层级问题,就是讲修行者通过禅定进入般若深观状态下,才能观照到五蕴诸法都是“空无自性”的,这个是菩萨修行才能达到的一种境地,也是佛教中修行者的最高境界。


    发心[fā xīn]

    发心是一个佛教词汇。指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

    菩提心包括三心:

    (1)直心。正念真如法,与真如本体相应,不与外界相应。反闻闻自性谓之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2)深心。欢喜修行一切善行,戒律是善行之一,属自利的善行,切实修学,自生欢喜。

    (3)大悲心。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自利利他。

    道者不可须臾离也,修道与求学一样,不进则退。佛说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事,魔所摄持,故无菩提心而修善事即是魔。魔非青面獠牙、三头六臂之谓,凡是被烦恼障碍所摄即谓之魔。例如对于某人特别喜欢,勤加慈爱,但无菩提心,待来生可能同他变成眷属;如有菩提心,对于某人只有慈悲而无情爱,即不著相。菩提心如同一镜子,照得清清楚楚,俨然实现,但事后一点痕迹都没有,即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如心中不清净,即是为自己找麻烦。

    做人就像手握黄沙,握的越紧,剩下的越少。

    最高境界:去功利心,心外无法,不求外法,只求内法!

    做事讲究发心,教育孩子亦是如此。因上努力,果上求缘!就像顾城的诗写到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犹如根、树干、枝叶的关系,发心不同,到达的目的地就不相同。

    我们的孩子是站在我们的肩膀上为起点的,当有一天你感受到跟不上孩子的脚步的时候,你要振动翅膀飞呀。陪伴和成长本身就是伴飞的关系。人和人之间,伴侣之间,亲子之间,当一个人的成长跟不上另外一个人的频率时,就会掉队的。并不是在前边飞行的人有多么优越,而是因为后边的你拒绝同飞。人都怕孤独,谁都希望陪伴。掉队的不奋起直追反而谴责带头的飞燕,你说这怨谁呢?老师讲,谁的痛苦足够深,谁就先改变!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的做事的动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与玩的关系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cn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