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至1980年7月,我在山东省惠民地区桓台县荆家公社荆家中学读高中,那时是结束了普及高中教育大村民办高中后每个公社都有的一个中学,时称“小高中”,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很多人才,1980年毕业时自命不凡的我和另外三个学习比较靠前的同学报考的大专但都没走成,其中从小学到高中的一个同村的骆驼祥子报了大专又撤回报了中专,因为他年龄大且会讨好校长班主任老师及早熟博的女同学们芳心的原因,获得了地市级三好学生高考加分而被潍坊纺织工业学校棉纺专业学习。比较务实且十分踏实的十几个同学好友考取了中专,而不甘心的我们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到桓台一中、二中、三中跟班复读,有的竟联系复读了五年后考上了大学。友
沐浴秋光事草庐,
擎灯夜寻当年书。
芳梅不厌寒霜薄,
敏荣翠绿晓雨苏。
美元换钱笊篱笑,
乌云见光彩云亮,
玉栋摞层须精明 , 遥知沪深风浪起,
毛著成钧菊圃墟。
分同学回家当了挣工分的民办老师,坚守清贫的农村三尺讲坛后都民师转正成了中小学中高级教师、校长或市级优质课代表,他们和那个时代的全国大多数民办教师一样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也把青春奉献了给了渴望知识的家乡农家孩子们。还有我的铁哥们怀着一腔热血弃笔从戎到了军营,并开赴法卡山参加了自卫还击战,后期提了干,这些热血的青年同学把人生最美的《芳华》留给了布满花环的高山,向他们致敬!另一部分同学则发挥古建筑之乡的技术优势,操起瓦刀带着干粮闯油田战济南,在一座座城市矗立起了一栋栋高楼大厦,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累弯了腰枝磨茧了双手。还有几个亲爱的同学不到16岁就提前招工或接班顶替到了淄博矿务局、兖州水利、滨州新华书店、东营、济南等地,他们走了高教自考、夜大、成人高考等都边工作边学习,取的了骄人的工作成就和业绩。这些民办教师为那时只要从农村考出来能吃上“粮票”就是鲤鱼跃龙门了。大部分不甘那是一个知识匮乏的年代,在这里遇到了终生难忘的启蒙启智的好老师,更与来自
沐浴秋光事草庐,
擎灯夜寻当年书。
芳梅不厌寒霜薄,
敏荣翠绿晓雨苏。
美元换钱笊篱笑, 秉烛夜读传家学。
乌云见光彩云亮,
玉栋摞层须精明 。 遥知河东风在吼,
容喜网络璞如玉, 点石成金乃大乘。 毛著成钧菊圃墟。
2018.11.1晚容喜网络璞如玉, 点石成金乃大乘。 于莱芜大峡谷中,稷下海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