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研读我的教育类书籍,和一群同样致力于教育的、敢于发出“声音”的人,凭借着文字的帮助,实现着某种切合心灵的对话。那些曾经坚守的东西,奔涌而至。我忍不住,默默地,把它们又逐字逐句地摘录下来,心里有一种不舍,悄悄蔓延开去。
1.讲课应该是一种心灵震撼的活动。当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出来,得到掌声,看到同学大拇指高挑,看到老师投过来的赞许目光,你说他心里会有一种什么感觉。他会有一种我比其他没讲的同学高出一截的感觉,这就是人性。
2.反省教学和人性的关系,从竞争学和人际学上,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3.教育即解放。教育就是要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要老师首先解放了,才有学生的后续发展。
4.课堂氛围很重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是关键。老师首先做出榜样和示范,开朗的同学跃跃欲试,直到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大胆发言,主动展示,从而营造出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
5.老师是一个不间断的学习者。
6.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要求被理解的权利。老师的职能,更多是做一个导演,要思考的是怎么安排、怎么调度,演员恰恰是那些学生,是由他们来创造。所以教师一定要克制克制再克制。教师只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这是我们曾经践行了八年的教育教学理念,可惜现在没有了。现在的学校,领导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他们在意的,几乎都不是一线老师关心的。我们曾戏言,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自从他们在行政楼的七楼开设他们自己的私厨之后,他们就愈发像“天上的人”,不接地气,不识人间烟火。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了,原来高品质的教学秩序没有了,人心也因失望、失落而细碎地散落了。好的东西没能继承和发扬,是一种肉眼可见的挫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