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2月9日开始,正式开启了《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的诵读、学习。截止至今日,已能背诵下5个长篇《乐毅报燕王书》、《谏逐客书》、《前、后出师表》、《滕王阁序》、《长恨歌》(长恨歌是前年背下的,今年又复习了几次)等,熟读30遍以上的有《陈情表》、《祭十二郎》、《阿房宫赋》、《琵琶行》等。写此文的缘由是,想借此梳理、回顾下这一过程,进一步修订扎实学习计划。
一、研读之乐;
去年陪女儿读完《三国演义》后,为了更进一步深入理解诸葛其人,反复观看了电视剧的幕后花絮。觉得不过瘾,又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如此之后,又总觉得还欠些什么。于是开启了买买买,《三国志》、《史记》、《古文观止》。而决定诵读古文观止,后面又有几个缘由的支撑。诸葛自比管仲、乐毅,于是需要熟读其事迹,更要读其文字。于是,背诵隆中对、出师表、报燕王书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当初报燕王书是从网络打印的,后来买回古文观止时发现,这篇文章就是其中之一。
而《谏逐客书》的经典早已耳熟能详,但以前没有发现它的秦史线索作用。可以说,该篇就是秦朝做大做强的路线图,有了它,我读史记中的秦本纪时,才知道秦的38任王公,重点在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等4君之上。在没有开读《史记》、《中国通史》前,脑海中只有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嬴政。正如吕思勉先生在书中所说的。
读史的人,往往以为一入战国,而秦即最强,这是错误的。
其实,类似这样的观念,源于大多数人,总记得“结果”,而非过程。因为,这样对大脑来说,来得简单一些。然而,只有真正开读后,才会发现这背后有着怎样庞大的一套系统。也只有这次开读后,我才捋清了至少许多书之间的关系,《尚书》、《春秋》、《左传》、《国语》等。也更加认识到诵读本身的必要性。比如,隐桓庄愍、喜文宣城、襄昭定哀这样的鲁国国公顺序,就不能熟记于心。
庞大系统的研习,需应用老子的那句话,天下大事作于细。脑海里有越多清晰、牢固的基本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事半功倍。即便是查资料,也不必事事必查。更重要的是,大脑里渐渐有了人物、事件的前后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买书,常识书、工具书,越发多起来。但随着日子的推移,越发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那种知识得以巩固的安心感。
二、精进之苦;
如前所述,越往前走,就会越发现古文这座大山的庞大。这点在诵读之后,有一个疑问开始自然显现。
为何古人写的文章如此朗朗上口,以及意味深长?
我得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音韵学,二是用典之故。
为了搞定音韵学,买来了《诗词格律》、《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古代汉语词典》等。为了确认中文里成语的出处,买来了《成语大字典》。这条路简直像个无底洞,好在现在除了纸质版书,电子版的材料也好找(这类电子资料的查找,又可以写篇文章了。目前我手头的资源,让自己几乎可以找到市面上所有书籍的电子版)。
这一过程的探究,有时难免让人有种生有涯、知无涯之感。
三、未来展望。
我自己毕竟不是古文的研究者,那么,不难免问自己,为何要如此走下去?
这里面,就有两个答案要解答。其一,在现如今越来越魔幻的信息混沌时代,我们更需要有一种对现实的关照,或者说是透过迷雾去看许多事背后的真相。更为重要的是,在读史的过程,我们更不易被人迷惑,始终保有清晰、独立的思考。
最后,希望借此来结构化生活,获得一颗安定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