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23/365)
《迈向财富自由》学习复盘 D19
一念之差,两个世界。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人们大抵上要经历这么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不好,你也不好
第二个阶段:我不好,但是你挺好的
第三个阶段:我挺好的,但是你不好
第四个阶段: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
围绕着这四个阶段,李笑来老师告诉了我们3点:
1、绝大多数人总是在第二和第三个阶段反复穿梭,也就是要么我好你不好;要么我不好,你挺好。
2、第四个阶段极其美好,但要到达却难上加难。
3、主动应用元认知能力,专注于自己的成长才是唯一靠谱的方法论。
学到这里,让我想到的是关于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和班上与自己孩子资质相当的其它孩子作对比。比如:对孩子说:你看你的XX同学,上次考试成绩和你一样的,这次为什么比你考得好呢?你可要加油哦,争取下次超过XX同学。其实这就是在给孩子灌输着:要不我好你不好或我不好你好的概念。
在这样教育理念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的世界里不是“你赢我输”,就是“我赢你输”的局面,这个世界其实还存在“共赢”的局面。于是在那个只有“输赢”的世界里,到处都是贴着“坏人标签”的竞争者,而在共赢存在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是潜在的合作伙伴。
很庆幸,我和爱人从来不横向去对比儿子的成绩,比如,这次他想要一辆电动平衡车,我给出的的条件是:期末考试成绩比期中有进步就可以了。
因为专注于成长才是唯一靠谱的方法论。
当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想告诉成年人:不要,见不得别人的“的”好。
见不得别人“的”好,说的是“见不得别人的好处,好的地方”。虽然对方有不好的地方,但他同时也有好的地方啊〜,很多时候,我们会戴着“有色眼镜”忽视别人的那些优点、那些好处。
因为在竞争的世界里,总要比出个胜负,分清个好坏,于是,处于第二种姿态和第三种状态的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氢注意力放在对方的“不好”,而不是对方的“好”,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错”,而不是对方的“对”……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了盲人却又不自知,这方面的元认知能力彻底被阉割,结果是,永远只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不好之处。
学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专注自我成长。
他好,我也好,世界才更好。(哈哈哈……这像是在给某补肾酒打广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