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一下子跑起来,教好像有点受不了。

通过气孔密度的遗传操作直接提高用水效率
摘要:我们使用表现出改变的气孔密度的拟南芥表皮模式因子 (EPF) 突变体来测试是否可以通过操纵控制气孔密度的基因直接改善 WUE。具体来说,我们测试了EPF2 的组成型过表达是否足以降低气孔密度和最大气孔导度 (gw(max)) 以增加 WUE。(讨论,EPF2的OE能否通过降低SD和gw,来增加WUE)
我们发现,OE(SD降低,最大气孔导度增加)材料能增加瞬时和长期WUE,而不会显着改变光合能力,也就是说主要降低了水分的蒸发,所以叶片温度在干旱的时候应该是增加的。相反,缺乏 EPF1 和 EPF2 表达 (epf1epf2) 的植物表现出更高的气孔密度、更高的 gw(max) 和更低的瞬时 WUE,以及更低(但不显着)的长期 WUE。
气孔导度的靶向基因改造,例如在 EPF2OE 中,是一种在作物中设计更高 WUE 的可行方法,特别是在未来的高二氧化碳 (CO2) 大气中
背景:1 干旱
2 EPF能控制SD ,以及气孔发育,从而影响最大气孔导度。
3 SDD1 另外不依赖于EPF的方式影响气孔的发育,sdd1表现为SD增加,
如果允许生化适应更高的光强度(即典型的饱和强度),这些植物可能会在不损失 WUE 的情况下表现出增强的 CO2 同化。这个例子证明了高SD,能增加最大的C同化吸收,尤其是在高光强条件下
4
这篇文章真是相对简单,思路清晰,所以才会被最多次引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