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服务业?

作者: 时间不是小偷 | 来源:发表于2024-07-02 17:17 被阅读0次

            某我挺喜欢的网红因为说了一句“文科都是服务业”而遭到口诛笔伐。我头一次猛然听到这句话,也有点不舒服,毕竟我骨子里也是一个文科生,但是又一想,服务业怎么了?“为人民服务”怎么了?其实再往深里一想,谁不是服务业?科研室的尖端科技人才们不是服务业吗?他们研究的成果不是服务人类更好生活的么?只要你所做的工作对人类有益,不应该都是服务业么?

          我们都在努力服务别人,来换取别人对我们更周到的服务,不是么?

          服务什么?服务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如果你能力有限,那么你很有可能只能服务你自己,如果你能力强大,服务的人群基数大,那么你所挣来的货币就能换到更多的人为你服务。假如我们不用货币作为衡量标准,用“服务”来衡量的话,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并不大,或者是,财富带来的差异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假如看清这些底层逻辑,或许会让我们少点嫉妒少点焦虑少点负面情绪。至少,当你在接受别人服务的时候,你不会轻易高高在上。

          当然,还有许多顶级的服务是没有足够货币享受不到的,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我是一个工薪阶层,如果我说我不向往那种服务,一定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我看过一部电影《幸福假期》,非常治愈,最近贾冰的电影《一路狂花》的设计跟这部电影很像,但是说实话,制作的很差。《幸福假期》里女主以为得了绝症,于是她决定用她所有的货币换两周的高级服务,好让自己的人生毫无遗憾。于是,她开始尝试货币加持下的另一种生活,她确实被周围的人另眼相看了,服务升级了,她就像一尾淡水区的鱼突然来到了神秘的深海。她原来像个小透明,丢在人群里谁也看不到,但是当她和大人物们坐在一起时,她竟然是最耀眼的存在,因为所有人都在焦虑,只有她通透、善良、乐观、积极,最后她赢得了友情、爱情,然后一个好莱坞式的圆满结局,她花出去的钱回来了。

        好吧,这是电影,给电影院、电视机跟前我们这些小透明看的。我看完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没有童年的万历皇帝和在夹缝中艰难求存的张居正的继任者申行时。万历皇帝五六岁就继位了,他是一个罕见的乖孩子,除了坐在庙堂接受朝拜履行仪式义务,剩下的时间都在学习。万历十岁的时候,书法已经到了专业水准,一方面是天赋和勤学苦练,一方面他的母亲和大伴冯保是资深书法爱好者,当他兴冲冲给他最尊敬的老师张居正写了一副字儿后,张居正冷冷看了一眼说:“皇帝不应该有爱好,你的字儿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已经够用了,以后书法课就不用上了。”天啊,一个十岁的孩子,身边估计还围着一堆宫女太监啥的,然后还有记录皇帝生活言行的官员,这个现场无异于对一个无辜孩子的公开处刑,他的职业是皇帝,更残忍的事情在他的职业生涯没少发生过,而他没几天开心的。申时行,是一个寒门状元,靠着谨小慎微不卑不亢因缘际会在党争白热化的政坛走到了文官之首的位置,但也从此开始如坐针毡,他的前任们几乎个个不得善终,随着张居正的真实面目被万历获悉,整个文官系统都成了可疑的存在,皇帝和文官们不配合,他这个文官之首被同僚视为无能,皇帝跟前,他也无法自证自己不是张居正二号。这种煎熬的日子,反正我是一天都过不了。

          我想说,有钱人的世界里肯定有许多用钱解决不了的事情,有权势的人的世界也有许多是因为权利带来的压力和负担。

          想想看,你每天做的最寻常的事情,背后需要一大批人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比如用水,用电,比如交通比如我你能吃到天南地北的食物,即便你不是闭月羞花之貌,你也能吃到荔枝。还记得被八国联军逼走西逃的老太太慈禧么?电视剧里我们看到的北京城熙熙攘攘繁华无限,实际上慈禧回到京城第一个感慨不是江山还在,而是北京城遍地的大小便不在了。因为欧洲人经历过黑死病,多多少少对公共卫生有点常识,面对遍地的米田共他们产生了恐惧,于是开始教化北京市民保持卫生。想想看,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一百年里提升了多少,慈禧都感叹环境,只是没了粪便而已。

            因为服务业激烈的竞争,各行各业的服务态度飙升的厉害,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比较在意情绪价值。除非我的服务被严重打折扣,不然的话我一般都能保持良好的教养,我相信绝大部分人也都能做。我经常接受的面对面服务是打车,我尽量坐在副驾,我自己不开车,所以之前并不知道,其实有副驾不坐而坐在后排,是对司机的不尊重。我希望遇到健谈的司机,因为我很健谈,对于一场短平快的对谈非常期待,这对我写作非常有帮助,因为我有聊天的欲望,我就会不自觉展现出我的善意,而我的善意往往能得到非常积极的回应,因为是绝对的陌生人,听司机师傅们吹吹牛都是一种享受。我遇到过司机吐槽自己的儿子被班里女孩求爱不成改霸凌的,遇到过抱怨自己的邻居养鸽子把自己家搞的乌烟瘴气的,遇到过财富自由了依旧跑车消遣然后行程结束殷勤求好评的,这些不是千奇百怪,这些是众生相。我尽量做一个被服务者喜欢的服务对象,我会在下车前就把钱付到,因为我有一次匆忙下车输错了密码,然后被司机师傅回头怒吼过,我并没感觉到司机的愤怒对我是一种多大的威胁,我肯定也不觉得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我当时在想的,是司机师傅肯定经历过不少这种类似的逃单,假如每一个乘客下车之前不能将钱付到位,他的心一定是忐忑的。还有,尽可能的缩短你付款的流程,比如提前打开手机点击付款功能,或许他就能因此每天多接几单,有需求的乘客们就能多几位被服务到。我觉得,每个服务行业,也应该张贴出一张最喜欢的客户类型,不要不好意思,当然,这些都得在客户权利保障的情况下。

          大家都知道AI吧,以后服务行业可能就要使用AI 来代替了,这样服务行业里对各种各样的客户都能展现出巨大的包容性了。因为AI没有情绪,比如我坐在后座,不停的拿出顾客就是上帝的款儿来抱怨司机,我的AI司机只会拿出更加温顺的情绪来面对我的暴躁情绪,虽然我这样做只会显得我很愚蠢,就像小朋友被马路牙子绊倒了大人会把马路牙子批判一顿,当然你可以直接投诉马路牙子的设计者,如果你能找出AI的漏洞,也算你厉害了。

        关于AI的前景,再回到张雪峰的那句话上,我倒觉得最终AI不能取代的行业一定是文科生垄断的。文科有人文精神的关怀,这里面带着各种各样的人性,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人炒出来的西红柿炒鸡蛋有一千种味道,这中间必须要有人作为中间的一环,人的感性注入是成品的一个重要因素的话,AI即便再仿生,也达不到原汁原味。韩国一个电影讲人类和机器人谈恋爱,机器人最后萌生了人的情感,就是抵制住了既定程序衍生出了自主意识,而这对于理科生来说是大忌,如果机器人不可控,那将是一场灾难,AI的前提就是一定可控能控在控,即便它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进化的能力,那也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我在想,AI的发展,是为了服务人类,那人类的欲望难道就没有一个极限吗?

          关于未来,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行业被AI取代了,比如我的工作就属于可以被AI取代的行业。但是原来的失业可能面临着生存困境,可在AI时代,人们的生活就是如何娱乐,只要你有时间,AI就有办法让你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服务。你甚至可以自己进入虚拟实际,装扮成任何人,总之你的一切感官享受都能在虚拟世界里实现。那时,你就可以很骄傲的说,我彻底摆脱服务行业了,我现在是一个妥妥的被服务者了,除了亲自上厕所以外,什么都不用亲自做。

        这完全是可能的,慈禧宫斗了一辈子,一个人统治地球上几乎最豪横的一个帝国,但是她的生活你穿越过去两周就受不了了。

          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娱乐至死,是我们极力规避的一个结果。我们作为地球人这个共同体,共同的目标是让所有人生活的越来越好,即便现在充斥着各种各样矛盾,但是俯瞰这些矛盾,岂不是熵增定律提到的离散系统所需要的外力?意思是假如全世界统一了思想解决了所有的矛盾,那就离死寂不远了,必须允许存在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见解,这个世界才能富有生命力,就是“鲶鱼效应”。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和团体合作,以团体内的身份体现自己的价值,毕竟为了你的出生,整个团体精心设计了好多好多的条件,如果人类有一天因为不需要人力劳动者而放弃繁衍,那结局就是人类灭亡。

            人,不会笨到让自己走进这样的绝境,首先我们还是会思考,思考活着的意义,而活着的意义是为了体验喜怒哀乐酸甜苦辣,AI只能一味的给你欢喜和愉悦,不能带给你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为什么希腊悲剧这么动人,因为能发掘出我们人类精神领域里很少出现的心流。我原来曾想我女儿再不要经历生育之苦,孩子只会分走她对自己的关爱,现在我觉得,我爱她的这种情感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如果她不能体验到是一种很大的遗憾,当然如果她选择用其他的方式填满她的生命也可以。

    再次使用鲶鱼效应,一个人如果没有外力的刺激,如果不能持续的做负熵运动,那最终也会让自己陷入娱乐至死的状态。服务他人,得到团体的认可,是本能的需求,即便有一天被AI取代了劳动的权利,也要终身学习,寻找人生的意义,刺激出自己潜藏的感官需求,做一个敬畏生命享受人生的人,尽量运动,分泌多巴胺保持健康,尽量学习,促使心流反复产生提升幸福指数,做不了一个优质的劳动者,也可以做一个优质的人类,没有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人生,总有一些怪兽释放出来让你打,这说明你的游戏,还远远没有结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不是服务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ov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