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想到隔物灸或者隔药灸,看到王老师把药或者药汁和姜渣放到一块灸,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因为药姜有厚度,药物的浓度被姜渣稀释,里面的药性通过厚厚的姜渣再透皮吸收,又有多少能进入体内呢,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把药物浓缩,只涂在接近皮肤的这一层,或者把药和姜渣分开,放一厘米药物贴近皮肤,放二厘米姜渣在上面,就像三明治一样,是不是药物可以更好的透皮吸收,也节省了药物,提高了效果。因为有些药特别贵比如麝香藏红花人参之类,要其起到作用,必须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能全钢去铸刀,那样浪费好钢又不好铸造,这就像馒头配菜,一个白馒头可以配五六个菜吃,菜是什么味,馒头入口就可以变成什么味,姜渣就是馒头,可以配不同的药物,也可以把扶阳派的药物运用到隔药灸上,比方外感方和肺寒方可以作用肺腧和膻中穴,建中理中方可以作用中脘和脾肾俞,四逆可以作用在肾俞和中极关元气海,甚至可以双管齐下三管齐下,四管齐下,扶阳用药讲究次第,是说时间上的先后,这是在口服用药上的顺序使然,因为需要脾胃的中枢作用决定的,但外敷是直接作用与皮肤,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又因为时空可以转换,那么可不可以用空间换时间?这也是可以考虑的,万里长征就是空间换时间,用战略纵深去赢得时间,艾灸应该也可以吧,行不行需要去实践去做,再总结。甚至可以考虑口服用药和隔药灸同时进行,作用与不同位置,应该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