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礼”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据说是为了赦免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并赋予“恩宠”和“印号”,使其成为教徒。
按照普通人的理解,“洗礼”目的有两个:1 入教,2 赦免罪行。
咖啡应该没有入教的意愿,所以咖啡“被洗礼”原因就只是“被赦免罪行”了。
所以咖啡到底犯了什么罪呢?
咖啡最早大量出现在欧洲是欧洲旅行者的功劳,当年,欧洲旅行者在阿拉伯地区游历的时候,发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阿拉伯人喝咖啡的情境,对于阿拉伯人一手拿咖啡一手握水烟袋飘飘欲仙的模样念念不忘并心向往之,于是想到要把咖啡带回到祖国。
咖啡被带到欧洲后,果然受到了广泛的追捧。但与此同时一种担忧也在欧洲人的脑中挥之不去:这种来自异教徒的饮品会不会让我们欧洲男人丧失阳刚之气,逐渐失去男子气概?(黑人问号脸)
这种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担忧其实却有着历史原因。首先阿拉伯人对于欧洲人来说是异教徒,根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宇宙级谬误一刀切原则,欧洲人是不相信阿拉伯人的。再者,当时欧洲人对阿拉伯人的认识仅通过两种渠道获得,一是战争,一是游历。战场上都是男人,而阿拉伯街上也很少见到女人,毕竟人家有着女人忌抛头露面且厚厚蒙起黑面纱的传统,所以逐渐欧洲人对阿拉伯人就产生了一个深深的误会:阿拉伯的异教徒都是喜欢男人的。而当时喜欢同性这件事在天主教中是一种罪行,因此欧洲人在喝到异教徒的饮料的时候才产生了这种现在看来很可笑的担忧。
又想喝又担心,于是处于强烈心里斗争中的欧洲人就把这口锅甩给了教皇,想求万能的主给指条明路--能喝还是不能喝?这是个大问题。
当时的教皇克莱门八世听闻后决定亲自品尝一下咖啡。结果,一喝就爱上了,接着就开始向众信徒布道。理由也是一套一套的,逻辑严谨,洗脑成功。他说:世界万物都是上帝造的,咖啡也是,既然是上帝造的就没有只允许异教徒喝而不让我们这些虔诚的信徒喝的道理。同时为了彻底根除人们对咖啡的恐惧和担心,教皇还为特意为咖啡做了一个洗礼,洗掉了咖啡身上所有的罪孽。于是,皆大欢喜,大家又可以开开心心安心的喝咖啡了。
洗礼后的咖啡在意大利被发扬光大,逐渐从一种饮品发展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文化。所以或许要感谢教皇万能的洗礼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