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胜利
在农行吉林白城大安市支行有这样一位驻村第一书记,五年如一日扎根新平安镇长兴这个距大安市80公里偏远贫困村,以自己的坚守和业绩赢得百姓的口碑,全身心投入并打造出样板脱贫攻坚模式。近日,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就是膛行吉林大安市支行客户经理郑有强。
爱心,为民奉献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作为军人出身的郑有强,三十年前参加农行工作就在新平安镇营业所任客户经理。2016年,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各个单位需要向农村派驻第一书记,当组织上把他派到新平安镇长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时,考虑到又回到了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彻夜难眠,激动万分,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同时也感到自身的压力、责任与担当。因为这里毕竟是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地,这里的人都与他有不解之缘。他信心满满地向组织下了保证并立下“军令状”,决心一定当好第一书记,以实际行动回报第二故乡。
郑有强说到做到,上任初始已经到了年底,他首先查看全村自然情况,掌握扶贫有利和不利因素,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走遍了长兴村三个自然屯六个社326户农户,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生产、生活和家庭收入情况,摸清分析致贫原因。把贫困户分为“三星”等级,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区别施策。他朴实无华的出色表现不但赢得了新平安镇领导的认可,村两委成员的支持,他的亲民姿态也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赞誉。可以说开局顺利。
心系百性夜难眠,脱贫致富大过天。很快2017年快春节就要到了,为了让百姓过一个平安快乐幸福年,他积极协调支行领导及100多名同事捐款4800元,加上自己拿出两个月工资为全村贫困户购买了米面油和猪肉,捐赠衣物400余件、被褥326套。以公信力为准则,分别送到贫困户家中。这一捐赠慰问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已累计募捐10多万元;由于长兴村村部房屋盖的比较早,多年来处于失修状态,所以造的破烂不堪。看到这些情况,他急在心里,和支行行长商议,向上级行申请扶贫资金20多万元,为村部庭院设计改造,村委会房屋装修改造,安装空调,购置电脑、打印机、桌椅等办公设备,使办公环境焕然一新。还捐赠书籍1000多册,为该村智能扶贫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年,他的“座驾”已成了公车,接送生病的老人、孩子,为养殖户购买防疫兽药,为种植户联系运送种子、化肥已成了他的分内工作。贫困户杨占山、钱万文都已年近八旬,常年疾病缠身,有时他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帮助联系医院,开车接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争取36个公益岗位,为105户低保户争取了扶贫资金,为有在校生的家庭申请教育扶贫资金补助;近几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鸡鸭鹅蛋销路成了难题,农行大安支行职工、亲友、战友都变成了他的销售渠道;贫困户屠宰的羊肉滞销,他通过细心宣传、策划,并说:我是第一书记,我为羊肉代言。渐渐打开了市场,每次都高价售出,促进了农户增收;2018年夏季因雨大,有的贫困户家中庭院积水,他协调资金,雇佣铲车、四轮拖拉机帮助修整。前后两年修复改造了村屯道路和排水系统,在每个屯建立了垃圾回收点,使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配合政府的扶贫政策打了三眼深水机井,为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群众多年的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
村民遇到矛盾纠纷、村民遇到的难心事及烦心事都愿意第一时间找他倾述,他把村民生活中的“疑难杂症”如庭院占地、赡养老人、土地纠纷等逐条登记在日记本上,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把困难一个一个攻克掉。让小矛盾化解在家门口,烦心事解决在心坎上。
冬天的冰雪,夏日的风雨都挡不住他走在扶贫路上铿锵的脚步。就像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成说的那样:“这些年我没做到的他都做到了。在百姓心里,他是共产党员的榜样,他是全市优秀的第一书记。”
潜心,助民解困
密切联系群众,需要以实际行动去接近他们,去赢得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扶贫才能扶到点子上。这些年,他了解全村每户家庭情况,渐渐成为大家的贴心人。
平日里的暖心书记。他把帮扶服务贯穿“春夏秋冬”全程。备春耕农户贷款发放时,他上门征求意见,做到对每户了如指掌,协调支行领导和客户经理在时间和额度上给予倾斜,满足需要,累计投放贷款500多万元;夏天未到,他给贫困户联系种子化肥,在村上设立电商服务平台,帮助大家购买质优价廉的商品;初秋,助民抗旱,帮助联系柴油,查看每家每户预期收成;冬天帮助农民卖粮。贫困户秦树彬家种植有机玉米,每年磨出玉米面和玉米碴子后,他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环境联系各单位职工食堂帮助销售,还动员农行员工自发地购买,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
遇事时的贴心书记。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他协调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了合作医疗保险,为老人办理慢病救助卡;对符合“雨露计划”条件的在校生争取补助;每年春节前及时为贫困户送去年货,还用自己的工资为低保户、五保户发红包,送去亲人般的问候;全村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无论“红白喜事”他都第一个到场。2017年,贫困户刘绍平因身患大病种地缺资金,郑有强连续三年帮助联系企业为他捐赠化肥、种子。他帮助贫困户把农产品卖到城里,还把农户需要的家电联系卖家统一去长山屯镇朋友开的海尔专卖店购买,并开车义务送到百姓家。他认为,一件小事也许对整个村子来说不算大事,但对于解决问题的群众来说就是头等大事。这些年,他总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心贴心地体察民情。
决策时的第一书记。他理解,驻村第一书记是一种称呼,更是一种责任。“第一书记”的第一,是凡事都要想在前、做在前,对自身要求始终高于对他人的要求,对问题的解读始终要深于他人思路,这样才能切实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带领所住村庄实现全面小康。五年来,他积极参与决策,帮助改造危房88户,投入资金270多万元,实现了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上了安全住房;整治环境,硬化乡村道路,重建排水系统,使该村由原来的“脏乱差”到现在的环境优美宜居。现在,漫步在新村屯,放眼望去,道路整洁,绿树成荫,夕阳西下,路灯成排。忙碌一天的人们陆续聚集广场遛弯、健身,享受着惬意的生活。
倾心,帮民造血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六年来,郑有强“5+2”“白+黑”“雨+晴”的工作模式,扎根贫困村,上接“天线”找项目、寻资金,下接“地气”理思路、谋发展。
庭院经济,激活“造血细胞”。郑有强认为,捐赠济困只能解贫困户一时燃眉之急,若使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不再返贫,实现共同致富奔小康,必须完善每个家庭自身造血系统,增强自身免疫力,让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他通过调查研究,从发展庭院经济入手,开始时,动员1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引进油葵种植,秋天集中压榨成有机成品油销售,非常受市场欢迎,仅此一项就为每户贫困户平均每年增收500--1000多元。村民刘志成前后院种植油葵1000多平米,每年增加收入1500多元。他义务为大家做广告,代言、推销这一绿色健康食用油,形成了固定消费群体,供不应求。目前,全村油葵庭院经济种植已发展到300多户。
产业拉动,重启“造血系统”。利用草原优势,为全村每家每户引进成本低、效益好大鹅养殖,每年为贫困户平均增收1000多元,已成为绿色产业链;养羊、养牛户由原来13户增加到现在100多户,平均每家年销售羔羊80多只,育肥牛10多头。养殖户杨青水养了50多只小尾寒羊,仅此一项每年增加收入7万多元。先后协调筹措养殖资金160多万元,逐步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长兴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羊、养牛大村。
项目带动,增强“造血功能”。从2016年开始成功引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协调风电、光伏发电带动贫困户帮扶资金30多万元,每年为全村每户增加分红款1000多元,这已成为该村农户稳定的收入来源,进一步拉动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前进步伐。
他常说:“第一”,不是地位居“首位”,而是责任属“第一”,一头担负组织的殷殷重托,一头承载着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通过多年的辛苦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抓党建促扶贫,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18年,长兴村彻底摘掉“软弱涣散村”帽子,受到了大安市委组织部、新平安镇党委高度赞扬。同年,他被农行吉林省分行评为“吉林省农行系统扶贫先进个人”。2019年,全村建档立卡152户贫困户,287名贫困人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部脱贫致富。
他的事迹感动了当地一位诗人并为他赋诗一首:
扶贫攻坚整五年,勇担使命不畏艰。
雄心万丈信心满,砥砺前行永向前。
牢记扶贫先扶志,心系百姓爱心传。
雪中送炭助人乐,人格魅力品行端。
脱贫致富使命重,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枝一叶总关情”。令郑有强感动的是,在今年建党99周年来临之际,贫困户代表为该村党支部送来了一面锦旗,上书金色字体熠熠发光:“长兴干群一家亲,携手共建小康村”。作为第一书记的他接过锦旗,笑得像孩子一样的开心,内心是无比的惬意。
在脱攻坚路上,郑有强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心感知民意,用真情浇灌民心,已结出累累硕果。在带领全村农户奔小康的路上一路高歌,继续前行,事实会让历史告诉未来,人们会永远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