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后楼门头上赫然挂着九个大字:“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那是孔子学堂的堂训。写好字、读好书这六个字应该好理解,但怎样才能做好人,怎样的人才算好人?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回答好还是有点儿难度的。
前两天听一位老师讲课,其中给出的好人的标准我觉得非常中肯,有这样五条: 一是身心基本健康;二是有自食其力的意识和能力;三是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可能对周围他人的影响;四是有点儿内心的追求和精神世界;五是有一项健康的兴趣或健康的爱好。我听后很有同感。
首先第一条“身心基本健康”,这不是我们学校育人目标中的“健身心”吗?一个健康的人,首要的就是要身体健康,身体不好,连起码的生活都不好保障,更别说好好工作了。当然心理也得比较健康,不然稍有点压力就承受不了,寻死上吊,那就更不好了。
其二“有自食其力的意识和能力”更是从当下青年一些不良的生活所做出的思考,比如“啃老”、“啃社会”现象,这一条如果不具备,别说是“好人”了,简直成为废人了。
其三“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可能对周围他人的影响”应该是从社会公德方面说的。也就是一种“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或“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素养。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条,那什么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闯红灯可能就没有了。
第四“有点儿内心的追求和精神世界”是一个人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一点让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不是那种“活着为了吃饭,吃饭为了活着”的类似于动物的本能的需求。
最后一条“有一项健康的兴趣或健康的爱好”让我想到了一个人的闲暇生活,是琴棋书画、运动健身,还是吞云吐雾、麻将游戏,不同的兴趣爱好也铸就了不同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