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号偶然间看到刘主编的学习拆书稿写作课,跟随内心参加报名学习,时间过得好快,10月30日是学习的第5天,这篇是我的最后一天作业。每天跟着老师学习,完成作业,感觉时间过得很充实,短短5天也有挺多的收获。
对于拆书稿,我是有接触的,现在网上有很多听书平台,满足读者或听众的阅读,可以让人们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内容。我在益伴听书一年多,读到很多不同领域的书籍,读书提升自己的思维,听书后我也阅读背后的书稿,所以也算有些了解。这次的课程让我深入学习拆书稿背后的写作方法,我觉得真的是很好的机会。在五天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改变了我的一些思维观念。
通过第一天的学习,我们获知普通人也可以写出好的东西,可以写作投稿赚钱。而拆书稿写作变现,是普通人靠写作赚钱最容易上手的方式。因为这是一种模板化写作,分为三部分,第一开头,引入这本书,第二,阐述有什么值得看的,第三,升华,拔高,把书与自己的生活结合,如何吸收这本书的营养。原来这可以套用模板,有了方法,我们可以更有信心写出拆书稿。以前的我头脑一直觉得写作需要很高级的技巧,需要复杂优美的语句,心中有这样的认知就会觉得好难,文笔不好,信心就减了一大半。但写拆书稿,我们面向广大的读者听众,不需要晦涩的语言,大家更喜欢用大白话,用简单的语言。确定了这个认知,心中好像舒了一口气,摆脱了内心阻碍自己的理由。同时我也明白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敢写,敢下笔。
第二天学习了拆书稿步骤:把书读懂,把书的要点找出来,结合自己的体会,把你的理解写成文章。对于读什么书,学到了四个方法:翻书法,主题书单法,关联法,网友推荐法。昨天我抽空去图书馆给孩子办借书卡,顺便也看了下陈列的成人图书类别,并产生了去那安静的环境下阅读书写的想法。具体选择拆什么书,应由自己内心喜欢的领域去选择。而对于怎么读书得知两个技巧:1,看目录。一般目录里总结出一本书的要点。2,思维导图。在快速阅读时候,一边读一边记录要点,读完,留下一张关于重点要点的导图,再回顾汇总。这里再次认识到思维导图的好处,当初学过线上课,对思维有帮助,但没好好去画过图。如果学过一个工具,能熟练掌握使用那该多好。然后就是记住“有感而发”,把一本书精华通过文字讲出来。去理解这本书,体会能解决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通过学习,明白了拆书稿写作,一定要从问题中来,再回到问题中去。用读书去解决心中的疑惑,真正明白书上道理。要从例子入手,故事入手,用道理结合我们生活实际,了解这本书对生活的作用。
第三天学习了解了快速读书法,在60分钟内快速读完一本书。这点击中了我的思想,一直以来习惯用默念阅读,我想应该很多人都是习惯这种方法,而且觉察内心不太接受快速阅读,总觉得一本书读不透,又怕错过什么,现在想应该改变观念,要学会扫描阅读,接受它,平时去练习。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尝试改变,多学会一种方法不是更好吗?摆脱二元对立观念,既能快速阅读,又能逐字阅读,想要用时可以选择用。而拆书的核心理念是“快速理解,走心阐述”,所以更加要重视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大量阅读去提高快速能力。
第四天的课程学习让我知道了重点读书法,一本书记一个主题和三个要点。读书时,准备一张白纸,把主题和要点写在这个白纸上,夹在书中。我觉得这是我阅读中缺少的,从头到尾读完,有时就脑子里思考回顾下,大概讲了什么,但是没有去写下来。写在纸上有好处,下次阅读时有助于回想。
对于提炼要点,可以用目录法和思维导图法。感谢刘主编介绍了“百度脑图”网站,用于制作思维导图,简单好用。当然若没有电脑在身边,我想也可以写下来,重要的是完整、准确地概括出来,并用词语记下来。这样就能把一本十万字的书变成了100个字,有助于我们回想内容。就不至于看完一本书,记不住什么内容。突然我想,每日行事列清单重要,看书记录要点也很有用啊。当然,说说容易,践行难。做好一件事,需要积累、付出努力。
最后,请记住拆书稿不是书评,不能主观评论,一定要围绕一本书介绍要点,不是写你自己的感悟,要知道我们讲给别人听的是书的内容,需站在读者或听众的角度写内容。课程中了解到现在流行一种大约字数三、四千的拆书稿,读起来大概10分钟左右,比较简短,适合普通人快速了解一本书,也就是精简拆书。可以去写感触最深的三个点,把这本书的的闪光点呈现给大家。拆书稿基本是口语化的写作,重视语感,让人读的顺嘴,一听就懂。这点明确以后,知道我们要去练习口语化的写作,锻炼语感,写出来,不怕写得不好。
这次课程,让我认知了不一样的读书思维方法,希望自己以后阅读时可以多体验,多读多写。学习提升阅读技能,输入输出,练习学习写拆书稿,不断积累经验,有机会向拆书变现靠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