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拙见,读书时的所思所想~~~
当我在读围城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在烦恼什么?那个年代的有钱人是怎么生活的?
原本在我的印象里,解放以前的人当然和我们现在的这些电子人类有所不同,他们大多淳朴,认真,勤奋,娱乐项目不多。
但是翻开围城,我才渐渐意识到,除了没有手机和网络,那时候的年轻人,考虑的问题,和现代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嘛。一样的为爱冲动,一样的觉得自己才是新兴人类。
小时候我也喜欢看书,看了很多国外的名著,什么茶花女,悲惨的世界,等等,但是大都没什么代入感,对文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并不能完全理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增长,阅历增加,现在不管读什么时代的书总有很强烈的代入感,总能设身处地的理解文中主人公所面临的环境和压力。
这次在读《围城》的时候,我正好人在国外,所以设身处地的理解了,钱钟书先生所讽刺的留学生,放在近一个世纪来的现在也一样惟妙惟肖。当然我并不是贬低留学生,我相信钱老爷子也不是这个意思,但是留学的人里除了认真学习的,不乏真的有一些是来混文凭的。
那么《围城》到底是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在这里并不想剧透,只是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那句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大概已经讲出了故事的大概。
如果还在上学的我恐怕根本领悟不到这其中的真味,但今时今日的我,有了工作,有了另一半,多少能体会到其中真意。不过,世界上哪有什么完美的事情,只有快乐多过烦恼,这件事大多就是可以做的。婚姻如此,职业亦然。
那么回到正题,这本书到底有没有回答我开篇的问题呢?
先看第一个: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在烦恼什么?
主人公方鸿渐留洋回国,烦恼的免不了,就是找工作,和应付各种亲戚朋友的捧杀,导致的局面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职业道路。回看现在的留洋回来的人,也一样,在国外就可以什么工作都接,什么活都干,但回到国内,马上就要高人一等,生怕被别人说他白留了洋。对于个人感情方面。那时候的人虽然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但处理这些关系,就显的不如现在的年轻人来的洒脱。尤其文中的几位女角色,不得不说方鸿渐喜欢的这几个女人,放在现在无不是绿茶婊级别的。牙尖嘴利,各种工于心计。文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在写方鸿渐和他老婆吵架的细节,看起来是那么的熟悉,这种吵架的场景几乎在每一对情侣多多少少都有发生过吧,只是文中的这对,完完全全的解释了什么叫暴力沟通。这段描写也让很多未婚男女对婚姻有多加了一层恐惧。
那么第二个问题:那个年代的有钱人是怎么生活的?
因为我没钱,所以对于不管古代现代能挥金如土的人总有一种好奇心,他们是怎么赚到那么多钱的?
至少文中的几位,几乎没有为金钱发愁过,也不愁找不到工作,即便是在战争年代,逃难时期的大家族也显的是那么的岁月静好。
如果不看围城,我大概是会觉得抗战时期全国人民应该都在水深火热当中,但看了文中的各种岁月静好,终于明白,即便是抗战时期也是有战区和非战区的。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更多的关注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上。只有打到自己家门口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像极了现在抗击疫情期间,那些游行要求复工的人,管他死了几百万,只要没有亲眼看到,没有亲自得病,就等于没有这回事。
所以有时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我又发现读书的好处,读书为什么会让人变聪明,因为,你眼下所看到的所有局势和人性选择,在历史上总能找到类似的案例。人的寿命虽然只有不到一百年,但好在知识可以传承,可以使人明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