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族墓制度 晋国墓地
《周礼∙春官∙宗伯》中记载:“冢人掌公墓之地,辩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各以其族。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
意思是公墓是周王、诸侯和卿大夫的墓地,由冢人负责管理,按昭穆制度排列(关于昭穆制度,争议甚多)。
其后又说:“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使皆有私地域。凡争墓地者,听其狱讼。”
意思是邦墓是国民及其家族的墓地,由墓大夫负责管理。
公墓和邦墓都是族墓,在西周宗法制度下,人们都是聚族而居,合族而葬,形成了族墓的制度。公墓和邦墓的区别在于公墓规格高,只有贵族才有资格葬入,而邦墓是普通国民的墓地,这样的制度是阶级分化的结果,体现了阶级社会的特点。
《周礼》记载的制度,说的是周王室和王畿范围内的葬制,现在的研究者一般都扩大到诸侯国的墓地,那么与考古发现是否符合呢?
目前已经发现的西周公墓,有山西曲qū沃县的晋侯墓地、河南平顶山的应国墓地、北京琉璃河的燕国墓地等,以晋侯墓地为代表。
晋侯墓地位于山西曲沃县的曲村天马遗址,共发现九代晋侯十九座墓,时间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早期,墓地经过了规划,大致分成三排,排列整齐,夫妻并列而葬,旁边还有车马坑。
邦墓在晋国的体现是曲村墓地,晋国国君和夫人埋葬在晋侯墓地,其他贵族和其家族成员埋葬曲村墓地。曲村墓地距离晋侯墓地1200米,时间从西周早期到春秋,发掘了近千座中小型墓,平民的墓为绝大多数,一般只陪葬陶器。也有47座等级较高的墓葬,陪葬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等。
目前西周天子的墓葬一座也没有找到,考古发现的诸侯国的墓葬情况与《周礼》的记载并不能严格符合。
晋侯苏鼎
西周 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M8出土
分藏于各博物馆
大河流金展厅的这件晋侯苏鼎高28厘米,藏于上海博物馆,应该是M8被盗后流失的文物,被上海博物馆购回。
晋侯苏鼎半球形,口沿下有附耳,有双梁与沿相连,三足为兽蹄足,口沿下有简洁的重环纹。这种鼎是西周晚期最常见的样式。
鼎内壁有13字铭文:“晋侯苏作宝尊鼎,其万年永宝用。”
据考古发掘报告,晋侯苏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只出土了一件晋侯苏鼎(M8:28),高19厘米,外有烟炱,磨损轻微。
分散各博物馆的晋侯苏鼎一共有5件,形制、纹饰、铭文均相同,大小相次,是一套升鼎(正鼎),代表着晋侯苏的身份等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