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若遇到困境,老会叫苦,就好像自己不应该承受这一切一样。佛学解释是这样的,佛学中有八苦,是指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盛苦。佛曰:众生皆苦。但它还补充说:“碰上苦难,我也会生气,但佛性不是让我去除快乐,而是让我学会选择。”
从人类的进化、自私的基因讲,人生的很多痛苦,就在于基因的快乐与生命个体的快乐,并不总是一致的。基因为了利己的传播,进化设定我们的快乐必须是短暂的,所以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而这就是人生的苦。进化设定我们的各种情绪,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所以你的烦恼可能是空的。
1.什么是“苦”
“苦”,很多人的人生都在受苦,说这个世界故意让我们受苦,我们活着就是被世界惩罚吗?还是说苦不苦跟人的修为有关,如果你是个觉悟者就可以不感到苦?因为你有佛性。没有的话,你就是芸芸众生。悟的时候就是佛,迷的时候就是众生。你之所以觉得苦,是因为你过于执着!如果你不那么执着,就不会那么苦。也许佛陀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苦”其实就是“不满足”?人永远拥有可以选择的权利。
2.快乐是个错觉
苦就是不满足。进化心理学基本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人既然是进化的产物,进化必然给我们的心理打上了一些烙印。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
为了传播基因,我们就要做各种事情 —— 要吃饭,要找到性伴侣生孩子,而为了加强自己的生存权和生育权, 我们还要打败竞争对手,还要获得声望。
但人毕竟是有思想的生物,也许有的人就想看看大自然的风景,享受岁月静好,对传播基因没兴趣,那怎么办呢?自然选择怎么才能让我们乐意去做上面说的这些事情呢?
这就得靠思想建设了。自然选择给我们的心理做了三个设定。
第一,完成上面那些事,你能获得快乐。这很容易理解,我们做这些事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什么针对基因传播的计算,纯粹是为了快乐才去做。
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这一点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是它很重要。如果我们做一次,就能获得持续的、长久的快乐,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自然选择“希望”你把基因传播得越多越好,你得不断努力才行!
第三,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这也很重要,因为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就会放弃追求快乐,开始怀疑人生,这还是不行。大脑必须永不放弃,永远追求快乐才行。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做诱饵,来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 必须这么设定,我们才能持续不断地去为了传播基因而奋斗。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个局面非常可悲。永远在追求,偶尔得到了,也只是短暂的快乐,正所谓“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 这是一个无间道!
这就是苦。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
如此说来,我们的种种情绪中错觉实在太多了。我们以为能得到快乐,其实快乐非常短暂。我们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都是瞎担心。
对此你肯定有问题。我们明明感到有些快乐是真实的,烦恼也不总是没道理!那么那些看起来比较真实的情绪,难道也是错觉吗?佛学让你再想深一步,那连“你自己”都是错觉,世界真是个悲剧。
不管它,了解一些苦难相关知识,至少在你觉得自己很苦的日子里,听佛的话,学会选择;了解进化,明白自私的基因,做到不被基因捆绑笑话,你就能更好地活着,哪怕只为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