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30.温病汗下之过

8.30.温病汗下之过

作者: 然_d5fe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14:46 被阅读0次

温病全由疏泄偏胜,阴液耗伤,相火外泄,阳根微少,中气薄弱之故。如再用燥烈开泄之药发汗而助疏泄,相火益泄,阴液益耗,阳根益微,中气益虚,是以登时病重,或至于死。此汗之过也。寒下之药,性往下行,亦能减少疏泄之气,然寒下伤中,多有下后加重者,亦有下利不止,以至于死者。不过不似汗之登时奇变耳。温病大便泻下,前人认为热有出路,然脉虚忌泻,根本大防,岂可忽诸。

相关文章

  • 8.30.温病汗下之过

    温病全由疏泄偏胜,阴液耗伤,相火外泄,阳根微少,中气薄弱之故。如再用燥烈开泄之药发汗而助疏泄,相火益泄,阴液益耗,...

  • 精读《黄帝内经》(第249天)

    【热论篇】凡病伤寒而成温者,找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译文】凡伤于寒邪而变成温病的...

  • 《温疟、风水、飨泄、转筋四病的针刺治法》

    本篇主要论述温疟病、风水病、飧泄病以及转筋等四种疾病的针刺治疗方法。 经文对此记载曰:“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瘸。风...

  • 8.21.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

    发汗二字,误却医家不少。须知仲景《伤寒论》之麻黄、桂枝汤,皆发汗之方,其中自有得汗之理,并非麻黄汤、桂枝汤将人身的...

  • 《黄帝内经》热论篇第三十一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注: 大凡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

  • 清平乐

    冬伤寒春必温病, 尺肤汗出脉燥急。 勤人依偎唤不停,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一四)临证谈三仁汤的主治

    我们前面讲了湿温病,罗列了一堆表现,不能用下法,不能用汗法,也不能用润法,那么,什么叫湿温病? 在《温病条辨上焦篇...

  • 伤寒论之条辩6——什么是温病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这个条辩是给温病下的定义。其表现是:发热、口渴,不怕冷。 温病与时间有关...

  • 辨温病脉症并治

    根据《伤寒·温病·时行》,温病分为伏气温病与时行温病。 一、伏气温病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 此皆发于...

  • 第三十三篇 评热病论 译文

    黄帝问道:得温病的人,出汗以后身体即发热,脉躁动,病情也不因汗出而稍减,并且言语狂乱,不食东西,这是什么病呢? 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30.温病汗下之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ar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