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病的心理剖析
(一)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正在上班,手机发出“滴滴”的提示音,打开一看,是健身教练提醒你一周没去健身了;刚放下不久,手机又响,是购物群的推销广告;工作了十分钟,好累啊,拿起手机看看今天股票情况吧;再干会活,想刷刷朋友圈……,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了,什么也没干成,只能感叹时间真是太快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功能已经从单纯的“电话短信”变成了“万能工具”,很多人因此患上了“手机病”,手机不在身边就会非常焦虑,听到手机有响声马上就要瞄一眼,还时不时有主动看手机的冲动,导致手机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得了手机病影响这么大,我们能改变吗,能变回原来的自己吗?
要改变,首先是认识自己,理解问题,那么手机症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呢?
(二)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认为:“人的心理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并发明了一种叫做“心理免疫X光片”的方法,来帮我们把心里真正怕的东西找出来,这个具体分为四步:
第一步,你改变的目标;
第二步,你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
第三步,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
第四步,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让我们用这个“心理免疫X光片”深入剖析一下“手机症”,找到我们不能舍弃手机背后真正的原因。
(三)
第一步,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不再频繁看手机。
第二步,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这里列出频繁看手机的场景:
1)上厕所刷朋友圈;
2)听到提示音马上看消息,一刻也不能耽搁;
3)通过手机微信、QQ等社交工具聊天;
4)时时关注股票信息;
5)迷恋火山、抖音小视频;
6)…………。
第三步,思考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好处?或者说,不这么做的话,有什么坏处?
1)了解朋友们的近况,如果不刷朋友圈,感觉少了很多东西,与朋友的距离会疏远,与朋友之间产生隔阂;
2) 与朋友及时交流,如果不及时看到信息并回消息,可能影响到朋友关系;
3) 及时掌握股票信息,怕错过买入或卖出的机会;
4)抖音、火山小视频可以获得即时的满足,很高兴。
第四步: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1)经常通过手机交流可以增加朋友之间的感情;
2)看视频可以消磨时间,增加生活乐趣,增加朋友之间谈资;
3)掌握股票实时信息,有利于投资理财。
这只是大部分人心目中比较典型的逻辑,也有很多奇葩的内容不在一一列举,那么假设成立吗?假设和结果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首先看手机交流,手机交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异步通信方式,比如短信、微信、QQ都属于这个范畴;另一种是同步通信方式,比如打电话、微信视频/语音、QQ视频/语音。如果有急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打电话的交流方式,而对于微信消息、短信、QQ消息只需你知晓,而不需要马上回复,抽出一段集中的时间统一回复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所以,放下手机、用心工作不会影响你的社交,也不会干扰你与朋友之间的感情。
再看比较火的抖音、火山等等各类小视频,简单浏览一下可以给你带来放松、快乐的心情,无可厚非,但长时间迷恋不但会沉迷其中,伤害眼睛,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采铜老师在《精进》一书中提到,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有两个维度:收益值和半衰期,收益值是指这件事当下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半衰期是这件事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采铜老师建议大家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而漫无目的地浏览视频就是属于“低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短期来看,伤害眼睛、甚至扭曲价值观,只能收到哈哈一笑,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长期来看,对你的成长没有任何益处。
最后看股票,目前股票投资有三大流派,一是价值投资,通过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对企业进行估值,再考虑安全边际后的投资,这种投资的时间长,短期内不会有太高的收益,即使天天看时时看,也不能频繁操作,只能随着股票的涨跌影响自己的心情而已。二是技术分析派,通过对大量股票(A股3000多只)的统计分析,考虑投资因子,通过快速操作获利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合机构投资。三是韭菜,听消息进行投资,这就需要时刻关注股票的动向了,好随时进行操作。所以,一般的有点智商的个人投资者都走价值投资的路线,你是不需要时刻关注股票信息的,股票一个波动周期要好几个月,足够你进行操作了。
(四)
从以上分析看,不频繁看手机是不会对生活的产生不利影响的,相反的,还会让你的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提高,那么,怎么样才能戒掉手机症呢?三个不成熟的建议:
1)制定纪律,一天限定主动看手机的次数,佩戴提醒饰物时刻提醒自己;
2)惩罚措施,记录主动看手机次数,超出限额,进行跑步/跳绳等体系惩罚,既惩罚了自己,也锻炼了身体;
3)工作时,把手机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可以有效减少你看手机的次数。
有没有效果,试试才知道。
网友评论